梁超然 - 不可廢書,不可忘書:一位父親的閱讀傳承|雪中送炭
發佈時間:14:30 2025-10-21 HKT

在我們家,閱讀是一種日常,也是一種情感的連結。我和幼女祖滌,雖然喜好不同,但都愛書成癖。她喜歡漫畫、奇幻小說,常常一邊看一邊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則偏愛中國經史,近期尤好兩宋政治思想史、晚清民國官員文士日記筆記典籍。雖然我們讀的書不一樣,但那份投入與喜悅,卻是相通的。
我對歷史的熱愛,源自我的業師——李學銘教授。學銘師年逾八旬,至今仍在新亞研究所授課,筆耕不輟,精神矍鑠。他是我進入史學之門的引路人,更是我做人做事的榜樣。20年前,我在新亞研究所上他的課,研讀《前四史》與《資治通鑑》,那段快樂的時光至今仍歷歷在目。
學銘師一直致力於中國思想史與史學方法等的研究,尤以對兩漢史與經學史等的剖析見長。他曾主編《新亞學報》,撰寫〈牟潤孫思想述評〉等重要論文,並傾力整理師公牟潤孫先生的手稿與講義,延續新亞精神,相信中國文化的發揚,必然會為中國帶來光輝的前途。他常言:「通史致用,方可不負所學。」這不僅是治學的態度,更是他對師道傳承的堅持。
我尤記得他曾說:「牟師之學,不止於章句之辨,更在於發揚史學的微言大義。」他對牟潤孫先生的敬重,不僅體現在學術整理,更在於身教言教之間的承傳。他亦常勉我:「不可廢書,不可忘書。」這八字訓言,我銘記於心,成為我教養女兒的重要信念。
不過,這份信念並非為了規範她的閱讀方向,而是希望她能在書海中自由探索,享受文字的世界。閱讀不需刻意導向,只要她能從中獲得快樂與啟發,便是最好的開始。我相信,只要她願意翻開書頁,故事與思想自然會在她心中發芽。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古語道理不假。書本能開拓眼界、啟發思維,也能培養品格。我願以學銘師的精神為榜樣,將「不可廢書,不可忘書」的信念,一代代傳承下去。
願我女兒在書中成長,在閱讀中尋找人生的答案!不為誰而讀,只為自己而喜。如此,吾心足矣。
文:梁超然
作者為寧波第二中學校長,熱愛文史,以范仲淹王安石梁任公為師,心懷大同,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