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 - 善始克終|中新學林

更新時間:16:30 2025-10-08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10-08 HKT

香港學生的出路太多了。在會考、高考兩試尚未合一的時候,學生在不斷的比較和應試之中,壓力雖大,但歷經考驗終究是得多於失。我們不能無時無刻回顧,過去與現在有太多不能相較之處,只是,我一直相信,時代再變、制度再改,一顆堅韌奮進的心始終是立身處世的利器。考試也許殘酷,但很多晚上的靜讀,過程中除了令自己學懂更多知識之外,還是一種個人修養的累積。

延伸閱讀:林溢欣 - 開學日|中新學林

學習的過程當然是苦樂參半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你的付出不與收穫成正比。因此你迷惘過、失落過、埋怨過。但我一直都堅信,結果可以未如理想,甚至可以一敗塗地,但過程中除了知識以外,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重大意義。那些努力苦讀過而最後輟學的人,將來在社會不同崗位上,烹飪也好、創業也好,離不開的主題還是「努力堅持」、「不畏挫折」。沒有成功的職業是沒有困難的,意志是無堅不摧的寶劍;沒有成功的職業是不用堅持的,鬥志是無懈可擊的盾牌。所以,那個夜裏挑燈的時光,從某個意義來說,你是在預演將來人生的戲碼,預視以後更強大的自己。

文憑試不是人生的終點,這的確不是安慰別人的說話。但文憑試一定是人生厚度的測量工具,看你懂不懂默默耕耘,看你會不會專注工作,看你能不能堅持到底。既然考驗無法避免,那我情願努力面對。在困苦孤寂之中看自己能堅守多久,又看自己能咬緊牙關走得多遠。走的時候,不要想着退路,退路是絕境時的出口,不是行進時的扶手。它只會磨掉人的意志,讓我們以為即使失敗還有轉機。但其實人生很多的失敗,都無法重來。

延伸閱讀:林溢欣 - 光年之外|中新學林

即使,還有。即使我失手,還有其他選擇。假如,那麼。假如我失手,那麼該如何是好。叩問後者有時是杞人憂天,但有時卻讓我們在憂慮中學會適時振作,重行上路。

我常對學生說,心態要正確,那麼是贏是輸都是後話。未到最後,也還是重新上路的好時機。往者不諫,來者可追。新學年的課程即將開始,希望你們記得:「善始克終,事必可成」。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延伸閱讀:林溢欣 - 讀書的方法|中新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