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港成 - 沒有球星的球賽|教評心思
發佈時間:16:30 2025-09-13 HKT

許多男士熱愛看足球比賽,我也是其中之一。
每當有外國球隊來港比賽,我都盡量抽空到場,畢竟機會難得,既能親睹異地球風,也能近距離觀察不同地區的足球水平。今年暑假,4支沙特阿拉伯球隊訪港,其中一隊更擁有一位世界級球星。
延伸閱讀:尹淑芬 - 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合適的學校|教評心思
那一晚,香港大球場燈火通明,兩支異國球隊在綠茵場上交鋒。看台上雖有上萬觀眾,空氣中卻漂浮着一種奇特的疏離感。進球時沒有震耳欲聾的歡呼,只有零落的掌聲——只因為那位球星並非這兩隊的球員。
觀眾席上交談的話題,與場上22人的奔跑拼搶毫無關聯;反而手機屏幕的光亮,比球場照明更加耀眼。
但場上的球員似乎並不知道,又或者他們知道,卻依然選擇全力以赴。這些沒有光環加持的運動員,每一次衝刺都毫無保留,每一次爭頂都奮不顧身。我看見一名球員為追一個幾乎無望的球,狂奔40米;也看見後衛以身體擋下勢大力沉的射門,痛苦倒地後又迅速起身。場外沒有名車等候,也沒有千萬年薪,他們仍為每一個機會拼盡全力。不會有孩子穿着印有球員名字的球衣,但他們依然恪守職業球員的尊嚴,其汗水真實地灑落在草皮上,不因無人喝彩而減損半分。
延伸閱讀:陳玉燕 - 6年之約|教評心思
如今我們的目光總是投向轉會市場上的天價交易,卻漸漸忘記了:最初令我們愛上踢足球的,是那種不計回報的拼搏精神,是那份純粹的運動快樂。
比賽最終分出了勝負,觀眾陸續離場,一邊走一邊低頭看手機。而那些無名的球員們仍列隊向看台致意——儘管看台上只剩下大量空座位與滿地垃圾。
那夜之後,我時常想起那些無名的球員。他們也許永遠不會成為超級巨星,但他們的付出與堅持,同樣值得尊敬。他們讓我明白:真正的尊嚴,不在於外界給予多少掌聲,而在於自己是否竭盡全力。
我校今年9月有一齣原創音樂劇,33位小朋友在暑假努力練習。我問其中一位小朋友:「你既非主角,戲份又少,為甚麼願意犧牲暑假來排練?」她說:「導演說沒有一個人的音樂劇。」我追問:「你開心嗎?」她說:「又開心,又有得着,又有意義。」
即使沒有追光燈照亮自己,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光芒。
文:翁港成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資深會員。
延伸閱讀:陳許華 - 車廠旁的童話|教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