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詠恒 - 籌辦交流團的付出與收穫|視藝師語

更新時間:18:00 2025-08-22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08-22 HKT

筆者於今年3月和幾位同工帶領學生到景德鎮進行4天的藝術及文化交流。這一活動早在去年10月開始籌備,並在今年7月的家長日進行成果展示。歷時10個月的工作,收穫甚豐。

景德鎮被譽為「世界陶瓷之都」,當地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這與我們日常使用的碗碟有何不同?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差異?為了解開這些謎團,我們從香港乘坐高鐵前往景德鎮,車程約5小時。景德鎮的熱門景點位置集中,每天乘坐旅遊車的時間不長,因此我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參觀、反思討論、填寫學習冊和休息。

延伸閱讀:刁綺蓮 - 創意及文化傳承 校慶藝術展回顧|視藝師語

景德鎮的必訪景點包括中國陶瓷博物館、陶陽里御窯景區、三寶國際陶藝村和雕塑瓷廠購物街,還可以參加陶瓷拉坯體驗工作坊。其他景點如水上古戲台、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及寒溪村茶園亦值得到訪。

其中最震撼的是「瓷宮」,這座建築於2010年由當時86歲的余二妹老奶奶籌建。她曾在天津見過「瓷房子」,認為中國陶瓷的發源地——景德鎮,也應有一個地標性建築。於是,她決定自費建造瓷宮。她與團隊花了5年時間,從各處收集陶瓷碎片,進行分類和設計,並以馬賽克手法拼砌出美麗的圖案,裝飾地板、牆壁、柱子和天花板,還展示了各時期的陶件。建造過程中,她親自參與拼砌,對瓷宮的每一處細節都注入了心血。雖然其場地規劃和布置的精緻度無法與官辦博物館相比,但她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親力親為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與欣賞。

延伸閱讀:陳國棟 - 靈育、美育及藝術跨領域探索(3)|視藝師語

在這次交流團中,筆者彷彿把旅程經歷3次:首先是前期的工作,包括與同事討論學習重點、與旅行社溝通及編訂學習冊內容;其次是4日3夜的實地交流和體驗;最後是在成果展示中,重新欣賞大家在工作室製作的陶藝作品及用心填寫的學習冊。這些付出與收穫,讓每位參與者都更加珍惜這段寶貴的經歷。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何詠恒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視覺藝術科科主任。

延伸閱讀:陳國棟 - 靈育、美育及藝術跨領域探索(1)|視藝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