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芝 - 青春期一定反叛?社工解構子女行為 分析正確相處之道|家長教室
發佈時間:09:00 2025-05-21 HKT

當子女進入青春期,除了生理出現明顯變化外,心理及情緒同樣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家長想與子女傾談,他們不想講;家長給予意見,他們不願聽;一家人外出,他們不想去。家長覺得子女對着幹,容易引起衝突爭吵,部分父母採用高壓或放任的管教模式,影響親子關係。
由於賀爾蒙的變化,青少年情緒容易波動。青春期是一個自我探索和尋找身份的時期,開始重視朋輩關係,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為得到認同而作出改變,甚至會在朋輩壓力下作另類行為,亦可能會出現對家庭的疏離感。他們尋求更大的獨立性,重視私隱,渴望擁有私人空間,爭取個人選擇的權利,挑戰父母的權威。
延伸閱讀:李卓翰 - 如何讓孩子捉緊AI世代的機遇|家長教室
青春期的反叛並不是必然的,但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通常在尋求自我認同和獨立性,可能會對父母和權威產生反抗情緒。反叛的程度和形式因人而異,有些青少年可能表現得比較順從,另一些則可能更加叛逆。這些行為往往與個人的性格、家庭環境、社交圈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關。
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在這個階段的需求和挑戰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保持開放的溝通,主動聆聽,關注子女的需求和擔憂,表現出理解和同理心,同時讓子女能夠自由地表達感受和想法。
延伸閱讀:梁康民 - 聽聽子女的難言|家長教室
家長應適當地設置家庭規則,讓子女明白界限的重要性,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度。在適當的範圍內尊重子女的個人空間及隱私,讓他們感到被信任。家長的情感支持亦十分重要,多包容、多讚賞、多信任、多放手、多鼓勵、多支持、多連結,讓子女知道你隨時願意提供幫助和支持,有助建立正向親子關係。如果子女面對重大挑戰,情緒或精神健康受困擾,應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或治療。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文:韓詠芝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韓詠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