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主辦 「香港學界鑑證比賽2025」 活用STEAM知識破案 實踐價值觀教育 培育新世代公民

更新時間:10:00 2025-05-07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05-07 HKT

鑑證科學是現時警方偵破案件的重要技術手段,從現場取證開始,透過細心觀察、分類、比對,結合數據分析驗證,逐步推算出嚴謹結論,當中需要整合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自2023年起舉辦「Forensic Hunter」香港學界鑑證比賽,今年更與警務處攜手合作,獲時任處長、公共關係科及鑑證科大力支持。比賽吸引逾250所中、小學報名參加,中學組決賽暨頒獎禮於3月15日舉行,逾120名學生化身法證新力軍,在模擬罪案現場透過指紋採集、血跡鑑定等專業技術推敲真相,從中了解鑑證科學對法治的重要性,並提高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致力為學生提供全面及多元化教育的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獲得東華三院撥款逾300萬港元,支持學校推行「鑑證科學普及計劃」,舉行「Forensic Hunter」香港學界鑑證比賽。參賽隊伍以4人一組,化身為法證人員,在不同的模擬罪案場景搜集線索,於限定時間內完成多項鑑證實驗,包括指紋辨識、衣物纖維鑑定、藥物分析、DNA鑑定、血跡分析等,推理案情的來龍去脈,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參賽隊伍分秒必爭,在限時內完成各項實驗,充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
參賽隊伍分秒必爭,在限時內完成各項實驗,充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

融合價值觀教育與科學探究激發學習熱情 成就多元人生

陳妙霞校長指出,比賽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元素,涵蓋科學探究、語文素養、國家安全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等領域。「我們希望透過比賽提高同學對STEAM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入價值觀教育、國安教育及生涯規劃等元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啟發學生規劃未來。此外,我們更針對鑑證比賽增設了『劇本創作比賽』,務求讓同學展示多元潛能。」

陳校長表示,籌備多年的鑑證實驗室於去年12月正式啟用,並在今年的比賽大派用場。這個全新的實驗室配備大學級別的科研儀器,可協助學生進行實驗研究。「許多學生認為科學科複雜且枯燥,但通過動手做實驗,能有效幫助他們深化理解與鞏固知識。

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校長陳妙霞指,新落成的鑑證實驗室於本屆賽事中發揮關鍵作用。
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校長陳妙霞指,新落成的鑑證實驗室於本屆賽事中發揮關鍵作用。

跨學科STEAM比賽 助學生知識融會貫通

「Forensic Hunter」香港學界鑑證比賽不僅是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的年度盛事,更是全港學界規模最大的鑑證科學競賽。比賽由校內STEAM發展小組籌劃,主席羅培嘉老師與比賽總負責人林嘉駿老師一致指出,這個比賽是結合STEAM及其他科目的跨學科比賽。隨着校內鑑證實驗室的全面運作,相關科學元素得以系統性融入校本課程與活動設計。羅老師強調,希望同學在比賽過程中將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透過了解模擬案件中角色的行為與動機,培養同學的國家安全意識,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負責數碼解密實驗的李宏俊老師指比賽內容每年持續優化:「今年參賽者需於特製網頁平台作賽,運用『邏輯閘(Logic Gate)』理論破解加密系統,有助學生日後學習編寫程式。」副主席林慧聰老師補充,比賽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亦重視培養其共通能力。本屆邀請了師生扮演涉案人員,在拘留室與參賽者面談,旨在培養學生透過對話擷取關鍵情報的能力與溝通技巧。

視藝科莫綺雯老師在籌備比賽時融入設計元素,讓學生明白設計思維的重要性,她與學生共同完成場地佈置等設計,學生積極參與,從中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與審美能力。

犯罪現場血跡形態環節,學生需運用物理科的三角學知識計算噴濺高度,找出真相。
犯罪現場血跡形態環節,學生需運用物理科的三角學知識計算噴濺高度,找出真相。

學生自創馬戲團失竊案劇本 融合鑑證科學元素

本屆賽事以「馬戲團祖傳信物失竊案」為模擬情境,一枚象徵馬戲團繼承權的祖傳「馬團印」不翼而飛,背後隱藏着一個與馬戲團團長有關的秘密,參賽者需透過鑑證科學釐清「馬團印」失蹤真相。

中四級李悅彤同學很榮幸為學校主辦的鑑證比賽撰寫劇本:「我對劇本創作十分感興趣,早前參加了學校的鑑證劇本工作坊。創作時,我以學校三十周年校慶及學校簡稱『馬中』這兩個元素構思故事主軸,再加入過去兩年擔任比賽助手所習得的鑑證科學知識,例如血濺分析、衣物纖維鑑定、指紋鑑定等,融入故事設定當中。」李同學認為,劇本創作能改善她的人物描寫技巧,對提升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中四級李悅彤同學憑出色的表現在「劇本殺」創作比賽中勇奪冠軍,其作品獲選為本屆賽事劇本。
中四級李悅彤同學憑出色的表現在「劇本殺」創作比賽中勇奪冠軍,其作品獲選為本屆賽事劇本。

獲警務處支持 時任「一哥」親臨頒獎 籲青少年以科學精神守護社會

鑑證工作乃案件偵查不可或缺的一環,警務處對於這嶄新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界鑑證比賽大力支持。比賽頒獎典禮邀請到時任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擔任主禮嘉賓。他致辭時表示:「眾多中小學生本着科學求真的態度,運用各種先進的鑑證工具,以及偵探頭腦和邏輯推理能力,成功偵破複雜的模擬案件,相信同學們增進了不少科學知識,亦加深了對國家安全、生物安全,以及證據為本的科學精神的體會。」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團隊為比賽進行佈置,模擬馬戲團內發生的暴力事件。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團隊為比賽進行佈置,模擬馬戲團內發生的暴力事件。
時任警務處處長蕭澤頤,PDSM,PMSM蒞臨主禮並致辭。
時任警務處處長蕭澤頤,PDSM,PMSM蒞臨主禮並致辭。

他認為,這不僅是一項融合生涯規劃元素的科普活動,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向青少年傳遞如何善用智慧與科技,解決生活與社會問題,同時堅守道德準則。「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從活動中領略人生哲理,以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去面對未來的挑戰。我期望『Forensic Hunter』香港學界鑑證比賽繼續在青少年心中播種,啟發他們的多元潛能,讓他們在人生路上更添信心和決心,盡展所長,造福社會,貢獻國家。」

大會隨即邀請各嘉賓包括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總警司梁仲文先生、香港東華學院醫療科學系法庭科學榮譽教授梁家駒教授、東華學院法證生物醫學課程助理教授麥璇蕊教授、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及健康科學學系檢測和認證課程主任林偉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及東華學院講師、物料工程師岑淑華女士、The Forensics Company科學鑑證主管王匡婷女士及HK3DTech設計部經理余卓鏗先生,為小學組及中學組比賽頒獎。優勝學校隊伍逐一上台領獎並與嘉賓合照,頒獎禮在一片掌聲及全體大合照中圓滿結束。

鑑證專家及CSI流動實驗室首次訪校 分享案例:從指紋特徵看香港鑑證技術突破

警務處鑑證科CSI流動實驗室主管總督察檀東輝博士為比賽擔任專題講座的主講嘉賓。
警務處鑑證科CSI流動實驗室主管總督察檀東輝博士為比賽擔任專題講座的主講嘉賓。

是次比賽獲警務處全方位支援,除了時任警務處處長親臨頒獎禮外,當日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及鑑證科團隊將兩間課室佈置成模擬罪案場景,向師生示範及講解如何使用先進的鑑證工具蒐集證據。同時,鑑證科安排全港首部「CSI(罪案現場勘查)流動實驗室」到場,並首度在校園開放參觀,向公眾展示即場化學檢測和指紋攝影,師生更有機會接觸各種檢測儀器、裝備,親身體驗真實的鑑證流程。

警務處鑑證科法證指紋實驗室主管總督察檀東輝博士應邀擔任專題講座「法證指紋檢測技術的發展」主講嘉賓,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香港鑑證工作現況及鑑證技術發展,如「CSI流動實驗室」和指紋辨識技術的應用。檀博士同時分享案例,從而加深師生對警方鑑證工作的了解。

最新引入本港的「CSI(罪案現場勘查)流動實驗室」首次在學校展示,為師生介紹鑑證科所使用的儀器及技術。
最新引入本港的「CSI(罪案現場勘查)流動實驗室」首次在學校展示,為師生介紹鑑證科所使用的儀器及技術。
流動實驗室配備了新型的鑑證儀器,如煙燻櫃、3D指紋掃描儀等。
流動實驗室配備了新型的鑑證儀器,如煙燻櫃、3D指紋掃描儀等。
鑑證科團隊將課室佈置成模擬案發現場,為師生示範使用鑑證儀器套取指紋的步驟。
鑑證科團隊將課室佈置成模擬案發現場,為師生示範使用鑑證儀器套取指紋的步驟。

中學組冠軍—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得獎感受:對於第一次參賽便贏得冠軍感到喜出望外。我們在賽事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進行電腦解碼時經歷多次失敗,更疏忽處理資料而造成失誤,所幸其他項目的完成度不錯,終以穩定表現奪魁。我們從比賽過程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學會以「證據為本探求真相。

價值觀教育專項獎—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

得獎感受:本案的涉案者違背了中國傳統價值觀,例如主持人竊取『馬團印』以謀取利益。我們從了解案中人物所犯的錯誤來重新檢討自己,既加深對祖國傳統價值觀的認識,亦明白守法的重要,令我們意識到作為公民必須維護國家安全,絕對不可以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事。


(資料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