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賢 - 港大遊跡|青史劄記
發佈時間:12:31 2025-05-03 HKT

香港大學作為本港第一間大學,近年吸引了不少遊客到校參觀。校園雖然多有重建擴張,但依然有不少歷史建築。筆者在校6年,趁此機會介紹一些相對而言較少人留意的建築。
先從山上大學路說起,大學道1號就是香港大學校長寓所University Lodge。校長寓所平常自然不開放,但每年花季,校長都會邀請學生到寓所花園賞櫻,筆者也是趁此機會到訪。目前的校長寓所為第二代,於1950年建成,外牆以米白色為主,是簡潔的摩登流線型建築。庭園內花團錦簇,卻有一支9.2吋海防炮。寓所原址是域多利炮台,始建於1890年,後被棄用。戰後建造校長寓所時發現此炮,便保留在這里,默默守護着香港大學。
山腰處,屹立着1914至1915啟用的梅堂及儀禮堂,兩座建築連同已被清拆的盧吉堂,同為愛德華式建築,如兄弟般由上至下排列。在戰前已是學生宿舍,朱光潛在香港大學學習期間曾在梅堂居住。有說法指張愛玲在學時曾居梅堂,但其實她是居在另一宿舍。張愛玲在學時自然有在附近上學,日佔時期亦應曾在作為臨時救護站的三堂工作。戰後三堂被合併成明原堂,同樣人才輩出,如導演羅啟銳便是堂友。現時餘下兩堂用作教學研究,不對外開放,但建築外卻是拍攝畢業照的好去處。
延伸閱讀:周正賢 - 在祀與戎|青史劄記
新建的百周年校園,過去是1930、1931年建成的西區配水庫及濾水庫。在新校園建成後,部分建築得以保留。紅磚工業風的工人宿舍及濾水廠房,位於百周年校園後面,不屬於校園一部分,但在漫步校園庭園外圍時,依然可以觀賞到。兩座小別墅般的高級職員宿舍,則在港鐵站出口附近,一座是大學出版社兼書店,另一座則是訪客中心。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延伸閱讀:張瑋宗 - 我在大學的習史經歷|青史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