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揮 - 繪本裏的生死教育:愛己愛人,感恩惜福|學友智庫

更新時間:16:40 2023-10-24
發佈時間:16:40 2023-10-24

很多人都忌諱談論死亡。然而,死亡好像很遙遠,卻又與我們近在咫尺。因此,與孩子談生死是極為重要。通過生死教育,學生能理解生命限制,學會珍惜生命。值得注意的是,事前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做好課前規劃與課後跟進是重要一環。這次,筆者運用繪本引導初中學生深思死亡,學習愛己愛人、感恩惜福。

開始時,我問:「如身邊人突然消失,你有何感受?」學生異口同聲表示傷心且難以接受。然而,我們應如何梳理此等情緒?這正是本課焦點。於是,我們便一起走進詹迪薾的繪本世界:《Dear和你在一起》(故事講述妻子瑪麗逝世後,丈夫喬治重遊昔日與她把臂同遊的地方,緬懷所愛),代入角色,開展一場生死教育之旅。

繪本呈現的是亡妻瑪麗的視角,其靈魂隨丈夫蹤跡,走遍很多似曾相識的景點。她不明白丈夫為何購買鮮花並遊走不同地方。這正好給予空間,讓學生代入丈夫角色,通過不同聯想,解答亡妻疑惑,例如「這是我和你求婚的地方,那時你感動得哭起來」、「這是你最愛的博物館」、「你總是坐在長椅上挨着我的肩膊靜靜地觀賞日落」。從中,大家都明白在世者的傷感來源:昔日彼此的美好回憶及情分。

此時,我便分享自身經驗:摯友離世。學生很好奇地問我:「你會傷心嗎?」「你怎樣忘記傷痛?」我告訴他們好友逝世前給我的說話:「請努力追夢!」這說明往生者希望我們幸福,替他們好好感受美好世界。

聽後,他們都有所感悟,並按圖想像,代入丈夫角色撰寫書信,告訴亡妻自己會好好活下去的承諾。

從習作表現,我發現孩子都能理解生命有限、至親逝世的傷痛。課題沉重,卻能提醒我們死亡隨時來襲,每人須及時愛惜至親,於彼此生命中留下美好足印。在離別時,我們便不再遺憾。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善揮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0月2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梁麗嬋 - 尋覓中華龍(5)|學友智庫

陳月平 - 當否|學友智庫

潘晨健 - 公民科的自主學與教策略|學友智庫

梁麗嬋 - 尋覓中華龍(4)|學友智庫

方富正 - 新學年建立習慣 提升生活掌控感|學友智庫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