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房委會榮獲中電創新節能大獎 以綠色建築與智慧管理 打造可持續生活社區

更新時間:08:00 2025-10-27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10-27 HKT

為提高新建公屋的環保成效,房委會以「可持續及綠色生活社區」為概念,引入多項節能減碳措施,包括透過建築布局優化住宅單位及公用地方的天然採光和通風、擴大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大幅降低碳排放量等,為公屋居民創造更舒適的綠色居住環境。房委會在節能減碳方面的出色表現近日獲中電頒發「創新節能企業大獎2025可持續碳中和大獎 – 卓越大獎」,以示嘉許。

房委會自2004 年起,在所有新建公屋的規劃和設計階段,均會進行「微氣候」研究及空氣流動評估,利用先進電腦模擬軟件,妥善設計住宅單位及公用地方的天然採光及通風。房委會屋宇裝備工程師孫溢揚受訪時以秀茂坪安泰邨為例,展示建築物的設計如何融入現場的氣候和環境因素形成通風走廊,令邨內的空氣更加流通,同時住宅大廈的外牆亦根據日照研究設計,以減少建築物的熱能吸收,令居民可減少使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達到環保效果。

太陽能發電系統減碳排放量

安泰邨還採用其他節能設計,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為邨內公共空間提供部分電力。孫溢揚稱,房委會至今已在160座新建住宅大廈安裝此系統,累計發電超過700萬度,相當於抵消約2700噸碳排放量,足夠每月供電予2.5萬戶家庭使用。

為提升效率及服務質素、加快處理維修保養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房委會挑選了十個屋邨,包括深水埗海盈邨和元朗洪福邨等作為試點,推動智慧屋邨管理。他解釋,房委會應用了物聯網及不同感測器,將屋邨內不同情況數碼化,實時收集數據監測和分析,如遇供電不穩、水泵運作欠佳或排水系統堵塞等,預警系統便即時通知屋邨管理人員跟進,提升效率及服務質素,減低對居民的影響和浪費珍貴資源。

房委會亦利用水浸感測器探測水管滲漏,當偵測到輕微漏水,管理人員便即時處理問題,避免爆水管浪費食水。這種以科學數據分析的「超前偵測」,可確保居民日常供水供電穩定,讓居民住得更安心。

此外,為支持政府推動更廣泛使用電動車政策,截至今年6月底,房委會已為轄下約150個停車場,提供逾4,200個電動車輛充電器,並在屋邨推行各類減廢和回收實踐計劃,分階段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推進實踐公共屋邨「一座一桶」的目標。

就房委會榮獲中電頒發大獎嘉許,孫溢揚認為奬項是對房委會致力實施節能減碳、綠色建築措施的肯定,成功提高居民對綠色生活的認同感。房委會會繼續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節能減碳活動,共同創造綠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