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呻今年稅款大增 會計師稱漏報扣稅可提修訂 5大情況准緩繳「暫繳稅」
發佈時間:06:00 2025-11-27 HKT
環球經濟陰晴不定,不少香港打工仔也面對凍薪、減薪,甚至裁員危機,恰逢稅務局近期發出「綠色炸彈」,有不少市民在網上抱怨今年度稅款金額大升,思疑是薪俸稅退稅額大減所致。有稅務專家認為,單是薪俸稅退稅額大減未必會導致稅款大增,提醒市民留意稅款計算有否出錯,例如個別免稅額或扣稅項目有否漏計,以盡早反對評稅結果。若市民經濟出現困難,符合五大情況可申請緩繳暫繳稅。
稅款大增 網民疑因扣稅大減
有市民近日在網上公開稅單,2024/25年度應繳稅額4888元,2025/26年度暫繳稅為6388元,增幅達到30.6%。扣除上一度的暫繳稅,她今年度要繳交10537元的稅款,她又稱去年度只是交稅千多元。不過她其後回應網民表示,自己報稅時漏報了供養父母。
其他網民回帖時亦紛紛貼出稅單,有一位網民2024/25年度應繳稅額25380元,2025/26年度暫繳稅為26880元,增幅約6%。扣除上年度已支付的暫繳稅,要交稅51928元。另一網民2024/25年度應繳41988元,2025/26年度暫繳稅43488元,增幅3.5%。扣除上年度的暫繳稅,今個稅季要交84821元,他稱「見到時候暈了一下」。
對於今年要交的稅款大增,不少網民估計是因2024/25年度的薪俸稅退稅上限僅1500元,較上年度的3000元退稅上限大減一半,並為過去18年來退稅最少的一年。
會計師料收入同時上升所致
不過,資深會計師、毅思會計執行合夥人何健邦表示,單是退稅金額減少不會令稅款大幅增加,相信是納稅人收入同一時間也上升所致。「因為以前(退稅)金額更大,對上一年3000元、6000元、10000元、20000元也試過。」
他建議市民收到稅單,第一時間揭到第二頁看看稅款計算方法有沒有出了問題,有時候可能是報稅時漏報了一些免稅額,也可能僱主向稅局申報僱員收入時填錯,另外稅局人手處理報稅表時也可出錯,結果令2024/25年度應繳稅額及2025/26年度暫繳稅款一同出現問題。
稅單發出1個月內可反對評稅
若納稅人不同意稅款金額,可遞交「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表格IR831),清楚說明反對評稅的理由。政府指,納稅人需在稅單發出日期的1個月之內提出申請。除非是因為患病、不在香港或其他合理原因而未能於1個月的期限內提出,稅局才考慮接納逾期提交的反對通知書。
若市民在10月初收到稅單,反對評稅的1個月期限已過,但現在才發現問題、不同意評稅怎麼辦?何健邦指,稅局對個人薪俸稅的反對評稅較寬容,市民仍可嘗試申請,例如前述有網民漏報供養父母免稅額,現在仍可嘗試提交「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補報,以重新計算應繳稅款。不過在未獲得結果前,他提醒市民仍需在截止繳稅日期前交稅,以免被稅局施加5%罰款。

裁員減薪可申暫緩交暫繳稅
何健邦續指,若市民對於評稅結果沒有問題,但近月被減薪、裁員,或轉到一份薪金較低的工作,則可申請暫緩交暫繳稅。他舉例早前有傳某本地銀行IT經理雖然避過裁員,由月薪8萬元減至4萬元,他便可以向稅局提交最新糧單成申請。
據稅局資料,五個情況下,納稅人申請緩繳「暫繳薪俸稅」:
一:初生兒出世
若納稅人在暫繳稅年度內享有新生子女的子女免稅額,或因父母屆滿合資格的年齡而可得到的供養父母免稅額,可申請緩繳暫繳薪俸稅。
二:應課稅入息實額減90%
在暫繳稅課稅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少於或可能會少於前一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的90%,又或少於或可能會少於暫繳稅課稅年度估計入息的90%。
三:指定開支超過上一年度
已在或相當可能在暫繳薪俸稅課稅年度支付個人進修開支、認可退休計劃供款、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自願醫保計劃保單下的合資格保費、合資格年金保費、可扣稅強積金供款或住宅租金,而該等開支超過或相當可能超過在暫繳稅課稅年度的上一年而指明的款額。
四:失業、退休及減薪
停止或會在暫繳稅課稅年度終結前停止賺取應課薪俸稅入息。納稅人須在申請書內清楚填寫整個課稅年度估計入息的數額。例如:你打算申請暫緩繳交2025/26課税年度的暫繳薪俸税,須列明於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的估計入息,並提供入息減少的原因,例如失業、退休及減薪。
五:已提出反對評稅
最後一個情況,是已就上年度的薪俸稅評稅提出反對,也可申請緩繳暫繳薪俸稅。
納稅人需要填妥「申請緩繳暫繳稅」表格(表格IR1121),並在繳付暫繳稅限期前28天,或在繳付暫繳稅通知書發出日期後14天內(以較遲者為準)提交。

【小知識】甚麼是暫繳稅?
暫繳稅是政府按納稅人上一課稅年度的入息推算至12個月而計算出的應繳稅款,並要求預繳接下來的課稅年度中的部份稅款。例如大家現在收到的稅單,除了要繳交2024/25年度年度的薪俸稅,亦要繳交2025/26年度的暫繳稅。
暫繳稅可以抵銷來年稅款,稅務局會待下一年度評定該課稅年度的入息和應課繳的稅項後作調整。已繳付的暫繳稅可先用來抵銷應課繳的薪俸稅(或利得稅、物業税),倘有剩餘,則沿用和抵銷下一課稅年度的暫繳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公布,2024/25年度薪俸稅退稅上限減至1,500元,較上年度的3,000元大減一半。事實上,薪俸稅退稅措施已推出多年,在2017/18年度曾高達3萬元,其後逐年縮減。
歷年退稅上限:
| 財政年度 | 退稅比率 | 退稅上限 | 退稅課稅年度 |
| 2007/08 | 50% | $15,000 | 2006/07 |
| 2008/09 | 75% | $25,000 | 2007/08 |
| 2009/10 | 50% | $6,000 | 2008/09 |
| 2010/11 | 75% | $6,000 | 2009/10 |
| 2011/12 | 75% | $6,000 | 2010/11 |
| 2012/13 | 75% | $12,000 | 2011/12 |
| 2013/14 | 75% | $10,000 | 2012/13 |
| 2014/15 | 75% | $10,000 | 2013/14 |
| 2015/16 | 75% | $20,000 | 2014/15 |
| 2016/17 | 75% | $20,000 | 2015/16 |
| 2017/18 | 75% | $20,000 | 2016/17 |
| 2018/19 | 75% | $30,000 | 2017/18 |
| 2019/20 | 75% | $20,000 | 2018/19 |
| 2020/21 | 100% | $20,000 | 2019/20 |
| 2021/22 | 100% | $10,000 | 2020/21 |
| 2022/23 | 100% | $10,000 | 2021/22 |
| 2023/24 | 100% | $6,000 | 2022/23 |
| 2024/25 | 100% | $3,000 | 2023/24 |
| 2025/26 | 100% | $1,500 | 2024/25 |
相關文章:稅貸2025│各銀行稅貸比較!回贈最高達$23,888!一文睇滙豐/恒生/中銀/大新/ZA/螞蟻最新優惠(附信用卡交稅回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