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千萬富翁增至39.5萬人 每14人就有1個 身家中位數2050萬
發佈時間:17:41 2025-11-18 HKT
花旗香港公布「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2025」結果,截至今年中 ,本港千萬富翁人口約39.5萬人,較去年多5000人,佔相關人口約7%,即每14人便有一個千萬富翁。這些千萬富翁的總資產淨值中位數為2,050萬元,而流動資產中位數則為1,000 萬元。
是次調查,千萬富翁的定義為擁有淨資產總值達1000萬元或以上,並同時擁有最少100 萬元流動資產的富裕人士 。相關人口乃指年齡介乎21歲至79 歲的香港居民。調查共訪問了該年齡群2600人。
首擁100萬元平均年齡34歲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千萬富翁累積到首個100萬元財富的平均年齡為34歲,股票和基金是他們當時主要的投資工具。他們的首次置業平均年齡為33歲。
資產分佈平均方面,千萬富翁的財富平均分佈在流動資產(49%)和物業(51%),而物業佔比較5年前顯著下降20個百分點。在他們的流動資產中,50%為投資產品,另外一半為現金和存款。
準億萬富翁組合均衡及多元
是次調查又就三個不同流動資產級別的富翁作出觀察,發現與千萬流動資產人士和百萬流動資產人士相比,準億萬富翁的投資組合更為均衡和多元化,他們在基金、債券及包括結構性產品在內的其他資產上的投資比例較高。
千萬富翁23%有海外物業
物業投資方面,百萬及千萬流動資產人士持有的物業分別佔其總資產淨值55%及40%,準億萬富翁則為30%;三者持有物業價值中位數分別為800萬、1000萬及2100萬元,當中千萬富翁擁有第二套房的佔比最多。此外,百萬富翁擁有海外物業的比例為12%,千萬富翁為23%,而準億萬富翁則高達35%,反映其物業投資策略隨著他們的財富增長越趨全球化。
調查亦顯示,高達46%的準億萬富翁優先考慮建立能夠傳承的可轉讓資產,遠高於另外兩個流動資產級別富翁,突顯了準億萬富翁對跨代財富傳承的重視。同時,準億萬富翁在資產傳承規劃方面相對更為主動,其中29%已採取行動。他們更傾向於使用人壽保險(59%)和遺囑(53%)等工具傳承財富。另有16%的準億萬富翁會利用家族信託保障和傳承財富。

物業佔財富比例較5年前大降
在對子女的期望方面,三個流動資產級別父母均最看重財務獨立、將財富繼續滾存增值和職業自由,反映了他們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夠自給自足並擁有穩定的財務狀況。
對於千萬富翁持有物業佔其財富比例較5年前大降,花旗香港客戶策略及銷售管理主管成靜雯表示,這與物業市場發展相符,樓市於2022至2023年見回落,不過今年隨利率下降而有所回升。該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廖嘉豪預期,明年本港住宅樓市價格有望溫和上升3%,因負面因素消退,惟庫存仍高,需時消化。
總資產淨值中位數5年大升32%
今次調查顯示千萬富翁的總資產淨值中位數,較5年前大升約32%,廖嘉豪解釋其中受股市暢旺帶動,又指雖然現時股市估值偏高,但他仍偏好股票資產,因經濟環境向穩,AI投資可支持上升;債劵則建議低配,並集中短中年期債劵。
成靜雯稱,該行留意到千萬富翁財富管理的需求不再局限於傳統資產,而是傾向於更積極的財富管理以及更多元的資產配置。同時,他們更著重於財富傳承規劃,致力保障下一代的財務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