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前瞻 近4屆A股例升 刺激消費措施料續加碼 盤點七大政策受惠行業
發佈時間:06:00 2025-10-17 HKT

「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下周一至下周四)在北京召開,這場被視為中國今年最重要的政治會議,將審議並批准「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中國2026至2030年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勾畫藍圖。外界關注會議會否揭示中國未來經濟戰略轉變,因此不止中國,「四中全會」對全球經濟亦有影響。市場普遍預期今次四中全會主題將聚焦於擴大內需、新質生產力、反內卷等。至於「十五五」規劃,大行預期中央將繼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
四中全會|甚麼是四中全會?
「四中全會」是指中國共產黨某屆全國代表大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召開的第四次全體會議的簡稱。今次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的第四次全體會議,因此被稱為「二十屆四中全會」。
作為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會議,參與者自然是中央委員會約200名正式委員和約170名無投票權的候補委員,他們均在黨內、政府、軍隊及國企中擔任關鍵職務。
按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一屆中央委員會(五年任期)通常會召開五至七次全體會議。因此,四中全會通常每五年召開一次,剛好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
四中全會與其他重要黨和國家會議一樣,通常在北京西部的京西賓館舉行,會期一般為4至5天不等。今次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期為4天。
四中全會|四中全會一般研究哪些重大議題?
歷史上,四中全會多關注黨的建設和治理問題,以及國家發展的重大命題。
歷屆四中全會成果及重點
時間 | 主要成果 | 重點 | |
十一屆四中全會 | 1979年9月25-28日 | 《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 規定了25條農業政策和措施,保護人民公社等單位的所有權和自主權 |
十二屆四中全會 | 1985年9月16日 | 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 | 確定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原則 |
十三屆四中全會 | 1989年6月23-24日 | 對中央領導機構部分成員進行調整 | 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宣告繼續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和基本政策 |
十四屆四中全會 | 1994年9月25-28日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 | 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 |
十五屆四中全會 | 1999年9月19-22日 | 《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確定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 |
十六屆四中全會 | 2004年9月16-19日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 首次將「執政能力建設」作為中央全會中心議題 |
十七屆四中全會 | 2009年9月15-18日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強調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進黨內民主 |
十八屆四中全會 | 2014年10月20-23日 |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將法治中國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 |
十九屆四中全會 | 2019年10月28-31日 | 《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首次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 |
來源:新華社 |
四中全會|今屆會議有何重要性?
今次會議最大看點是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這一規劃將決定2026-203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進程中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外界認為「十五五」規劃比「十四五」規劃更為重要。
首先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迅速提升,此次會議將確定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將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與中國有貿易夥伴關係密切的地區。
另一方面,自2021年以來內地房地產市場下行引發經濟挑戰,在面對持續通縮、製造業產能過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下。外界關注內地會否轉向由國內消費驅動的經濟增長,而非投資和出口主導的模式。
此外,彭博今年5月報道稱,中央正在考慮習近平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新版本,目標是讓中國取得高端技術產品的領導地位,市場亦留意「十五五」規劃會否對此的着墨。
四中全會|市場料「十五五」規劃重點?
瑞銀料重點發展多個科技領域
瑞銀預計,中國將把「十五五」期間的GDP增速目標定在4.5%至5%,雖然較以往目標略低。財政政策方面,預期中央將擴大直接稅的運用,拓寬個人所得稅稅基,把資本利得和資產相關收入納入個人稅徵收,並著手解決地方政府收入與支出責任之間的財政錯配問題。
瑞銀又預期,中國政府將繼續向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領域配置資源,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重點方向可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及其應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技術等。中國可能力爭到2030年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GDP中的佔比提高至13%以上,高於2024年的10.4%。該行又預計「十五五」規劃將提出進一步向外資開放服務業,重點領域包括電信、醫療健康、教育、養老、文化和旅遊、體育以及金融,同時推動中國企業在全球擴張。
野村報告則指出,北京可能不會設定具體增長目標,而是強調韌性、安全性和包容性。
李稻葵:刺激消費政策或繼續加碼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認為,擴大內需將成為重要戰略方向,包括「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政策可能會繼續加碼。同時,「新質生產力」將是「十五五」規劃的核心關鍵詞。
李稻葵認為,未來五年,中國將比以往更積極進行產業轉移,特別是向大西部地區轉移,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多項超級基建工程如川藏鐵路、雅江水電站工程等將啟動,目的是將西部從「發展窪地」轉變為「經濟腹地」。他又估計,未來五年公共政策和公共支出重點將側重於提升社會福利,即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

四中全會|對於股市有何影響?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在四中全會和「十五五」規劃背景下,股市料穩中有升。該行指本月市場受益於長期政策布局、密集的產業催化事件以及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當中A股機會可能更多集中在科技領域。
東海證券指出,在外部環境依然複雜的背景下,四中全會主題可能聚焦於擴內需、新質生產力、全國統一大市場縱深推進、反內卷治理等。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建議,配置思路仍以高景氣領域為主,同時關注消費相關板塊。隨著四中全會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政策相關領域有望受益。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則表示,除了四中全會及「十五五」規劃出台,投資者還要關注11月底至12月初的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信號以及年末降息降準動態等重要政策的動態。海外方面則要關注10月底至11月初的APEC峰會中美最高領導人會晤等。
翻查數據,上證指數在最近5次的四中全會舉行首日,有4次上升,升幅介乎0.23%至1.18%。對上一次、2019年10月底舉行的四中全年,上證指數在會議首日升0.85%。
過去5次四中全會首日A股表現
上證指數變幅 | |
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 | -0.89% |
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 | 1.18% |
2009年十七屆四中全會 | 0.23% |
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 | 0.66% |
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 | 0.85% |
四中全會|投資者可留意哪些板塊?
根據多間券商報告,以下幾個板塊可能受益於「十五五」規劃的政策導向。
四中全會可留意七大板塊
科技創新領域 |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 |
綠色低碳產業 | 包括新能源、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相關板塊 |
數字經濟 | 包括雲計算、大數據、數字化升級等相關企業 |
高端製造 | 重點關注機器人、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領域 |
醫療健康 | 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 |
消費升級 | 隨著擴大內需政策可能推出,消費相關板塊有望受益 |
西部開發 |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化,基建、物流、旅遊等西部相關產業鏈 |
來源:綜合券商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