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員講不出聲 就是無聲絕境|藍血工廠
發佈時間:14:34 2025-09-27 HKT

荷里活有齣高智商驚慄片,叫《無聲絕境》(A Quiet Place),講一種外星怪物,沒有視覺,純靠聽覺捕食。人類要生存,唯一法門,是收聲,連呼吸都要調頻。
策略性沉默免得罪企業
花旗銀行不定期有學術嘅研究文摘,最近一篇有趣的學術報告,解剖了這種「分析師沉默」(Analyst Silence)現象 。凡夫俗子看分析師報告,只會看買入、賣出、持有。但真正懂遊戲規則的藍血貴族,卻會留意「報告與報告之間的真空期」。這份研究直指,分析師的沉默,並非因為他們懶惰或去馬爾代夫度假叉電,而很多時是一種「策略性沉默」(strategic silence),故意扣起壞消息,以免得罪上市公司管理層 。
道理很簡單,你今日夠膽寫個「沽售」評級,明天那家公司的CEO、CFO見到你,面色一定不會好看,隨時斷絕一切來往,以後你想約見管理層「照肺」,門都沒有,私交事小,生意事大。所以,當分析師嗅到公司有不妥,盈利將會走樣,前景堪憂,最佳做法不是大聲疾呼「狼來了」,而是靜靜地「Fade out」。
預測表現不濟股票奇準
研究指,即使在沉默期間,分析師們可能仍在私底下監察公司,甚至對公司的投資效率和盈利管理有正面影響 。他們就像古代皇宮的太醫,明明知道龍體欠安,但絕不會在朝堂上高喊「皇上駕崩在即」,只會對外稱「聖躬微恙,靜養即可」,然後默默減少發布平安脈的次數。懂看眉頭眼額的大臣,見太醫久不露面,就知大事不妙,開始為「後事」鋪路了。
這份研究將數據量化,發現這片「無聲」,是預測股票未來表現不濟的強力指標 。一個簡單的策略:做多報告頻繁的股票,沽空那些分析師長期沉默的股票,每月可以跑贏近一個百分點 。一年下來,這差距足夠你買幾箱波爾多佳釀。
這就是人性,在一個資訊氾濫、人人爭着發聲的年代,最有價值的訊號,可能就是「無訊號」。當平日最嘈吵的鸚鵡突然靜下來,養鳥人就該檢查一下,籠裡是不是多了一條蛇。所以,下次當你見到某隻股票的分析師報告區一片死寂,不要以為天下太平。那可能不是寧靜,而是風暴來臨前的寧靜。
最後,今期比較關心美國能源,簡簡單單能源ETF,比如 XLE 就最直接。
藍血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