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受惠港股大升 施政報告未大力托市 李聲揚:政府或料樓市已見底
發佈時間:06:00 2025-09-21 HKT

筆者並非樓市專家,但近一年不少讀者都問有關樓價看法。當然,移了民的港人朋友一般不會關心,問得的都是短期打算留在香港的人(短期是指三、五、七年,太遠的事誰知道呢?)。有趣的是,問筆者的,差不多全部都是「未上車」的年輕朋友,或者是之前賣了樓、現在轉租的人,心思思想再買樓。
這有甚麼關係?關鍵是:至少在筆者朋友圈間,沒有多少人以投資或投機角度出發而買樓,暫時都是考慮自住。而筆者一向也認為,買樓收租或博升值依然不太適合,但若果是自住,而現在是租樓(不是和父母同住)的話,則買樓自住是合適,皆因租金也一直在升。
近期樓市,的確繼續有些有利消息。首先當然是全城關注的聯儲局議息,一如所料,美國減息0.25厘(但沒有減0.5厘)。不過要提一提大家,美國的「減息周期」早已在去年展開,去年已經減息3次,累計1厘,只是今年停頓,直到剛剛才再減息。
美今年極大概率減息兩次
重點是,今年尚餘兩次議息,而聯儲局官方的「點陣圖」已經一槌定音,預期今年會減息兩次,下年會再減息一次。固然,這些點陣圖隨時可變。但一般來說,也不會「急煞車」。相信今年減息兩次,是極大概率事件。明年的事,就明年才算。
香港方面呢?不少人對「聯繫匯率」或「利息」的理解,極為粗疏。原本完全不懂也不是太大問題,但懂些少以為自己懂,比完全不懂更危險。網上垃圾KOL充斥,不少讀者都接收了錯誤資料。
港銀最優惠利率不會跟足
香港銀行日前也下調了最優惠利率,但只下調0.125厘。於是又有人說「沒有跟足」之類,甚至認為「聯匯失衡」。事實上筆者可以告訴大家:即使美國再減三次息(今年及明年),最優惠利率可能也只會下調0.25厘,甚至0.125厘。
為何如此?不是說「聯匯之下港息和美息要同步」?就是不少人有很大誤解。簡單來講,最優惠利率乃是銀行商業決定,絕對不用也經常不會和美國同步。事實上,之前的加息周期中,美國加息5厘,但香港最優惠利率只是上升1厘左右,既然加息沒有跟足,為何減息會跟足?
同樣地,銀行同業拆息的走勢也比較弔詭。固然同業拆息乃是「市場價格」,並非銀行操控。但不少人都聽過,之前香港拆息一直偏低(又有人說是「聯匯失效」)。現在看來,可以說是香港拆息已提早反映美國再減息,所以拆息下調的空間,也不是太大。
於是有人覺得,減息對樓市的利好,相當有限。這就見仁見智,的確最優惠利率沒有很大的下調空間。但首先,之前供樓利息也沒有上調很多。美國加足5厘息,但供樓人士普遍仍能應付。樓價之前不振的原因,更大程度是因為信心問題,也因為人口外流。
政府或料樓市已經見底
在施政報告中,並沒有太多振興樓市的措施。傳聞中將100元印花稅擴展至更貴物業,並沒有發生,「購房通」也沒有蹤影,前者可能是政府顧慮到或會影響庫房收入,但後者更值得留意。筆者猜想,可能政府也認為樓市已經見底,暫時不用政府介入——否則若樓市升得過急,幾年後又會面對市民投訴買不起樓的問題。
看樓價走勢,近期已有改善跡象。上星期公佈的二手樓價指數CCL報139.39點,已升破年初高位,創逾一年新高。同樣地,也有傳媒報導,近期8個鐵路盤的成交之中,80%成交超過銀行網上估價,這些都是相當正面的訊號。
現在樓市面對的最大負面挑戰,是香港失業率在升。不過筆者目測,似乎重災區是餐飲或零售業的前線員工。但這些員工,本身也未必是打算買樓的人。今年港股狂升,美股和其他外圍股市也不錯,中產人士理應受惠,而心情也應較去年好。留意,中產往往才是買樓的主力。
Patreon作者 李聲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