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國債拋售潮 30年美債息重上5厘 分析料推高拆息 買長債賺價值博?

更新時間:19:00 2025-09-03 HKT
發佈時間:12:47 2025-09-03 HKT

全球債市正面臨拋售潮,英國30年期國債息周二(2日)創下27年新高後,美國、日本、澳洲的長年期國債息亦急升,當中美國30年國債息一度曾重上5厘,是一個半月最高。

環球長債息為何急升?

市場近期憂慮英國正面臨350億英鎊(約3653億港元)的預算赤字,刺激英國30年期債息一度升至5.723厘,是1998年以來最高。鄰近的法國則面臨政局不穩,當地8日將舉行信任投票,總理貝魯開始與各政黨談判以避免政府倒台,極右政黨則為提前大選做準備。法國30年期債息高見4.523厘,創逾16年新高。另外,德國30年期債息觸及3.42厘,創14年新高。

法國、日本受政局困擾

日本同樣面對政局問題,首相石破茂黨內關鍵盟友有意辭職,日本20年期國債息一度升至2.694厘,為199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債息創新高升至3.301厘。Resona Asset Management首席基金經理Takashi Fujiwara表示,全球財政擔憂正推動超長期債券拋售潮,周四將舉行的30年期國債拍賣引發的謹慎情緒以及自民黨內部的不確定性,正加劇超長期國債的拋售壓力。

9月為企業債發行高峰

美國方面,30年期國債息周三(3日)曾升至5.002厘,見一個半月高位。有分析指是美國企業債券發行量高所致,因傳統上9月是美國高評級公司發行債券的第二大高峰月份,Pimco高級投資組合經理Michael Cudzil表示,他說當前企業債券發行量相當可觀,本月可能達到1600億美元,過去也曾出現9月長債息上升的現象。

30年期國債息周三曾重上5厘水平。(CNBC圖片)
30年期國債息周三曾重上5厘水平。(CNBC圖片)

事實上,歐洲的公司債發行本周也同樣活躍,有統計指單是9月2日,歐洲有28間債券發行人,發行496億歐元債券,打破今年初創下的歷史記錄。有分析指部分市場資金沽售長年期國債,轉投高收益債券。

另一方面,有分析指傳統上長期債券的主要購買者,包括央行、養老基金及人壽保險公司的需求正在萎縮。凱投宏觀亞太區市場主管Thomas Mathew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傳統來源的買方需求似乎已經減弱,我們懷疑它是否會回來。」

長債息急升有何影響?

環球長年期國債息急升,某程度反映投資者對當前金融市場缺乏信心,嘉信理財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直言:「債券市場正在告訴大家,對前路感到擔憂」。另外,傳統上當債息上升,資金會轉投債市,削弱股市的吸引力,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股市,尤其息口敏感股會受壓。

此外,國債息上升或反映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預期,減少銀行間流動性,進一步推高拆息,莊太量解釋,「(投資者)全買長債、短債沒人買,短債的息率便會高」,事實上銀行往往將定期存款買入短債,最終導致銀行間拆借成本上升。

債息急升反映政策、通脹、政府財政均不明朗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亦指出,近月市場對持有長年期債券不安心,原因與未來數年來的政府政策、通脹、政府財政狀況不明朗有關。市場對很長年期債券不感興趣,所以在供求的關係之下,市場需求不斷萎縮,但債券供應沒有減少,債息便會不斷飆升。他又指,當投資者見債價每日也下跌,自然不敢買入,因此要等到市場氣氛改變,長年期債息去到一個應該不會再怎樣大升的情況,資金才會重新流入。

應否買長債,博債息回落、賺債價升幅?

對於投資者應否部署長年期國債,博將來債息從高位回落、賺取債價升幅,梁偉民認為美國國債暫未合適,因美國30年國債息重上年內的5.1厘高位也不奇,相反德國及英國相同年期的國債創了多年新高,博短線債息回落的機會更高。

若打算買債作中長線部署,他同樣認為英國及德國較合適,「德國在3.5厘、英國在5.5厘左右,其實已是不錯的息口,如果能夠持有兩至三年,財息兼收的可能性是高的。」

相關文章:金價連升再破頂 現貨金曾升至3546美元 大行料明年撲4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