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慶《梁祝》面世60周年 何占豪作品音樂會 金曲盡出
發佈時間:19:12 2022-10-13 HKT

起源於中國民間故事傳說,訴說生死相依愛情的《梁祝》,曾被改編成不同的劇目及影視作品;在音樂方面,於1958年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何占豪及陳鋼,二人在越劇的旋律基礎上合創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最讓人耳熟能詳,此曲面世至今逾一甲子,仍廣泛流傳,受到中外人士的喜愛。
為慶祝《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面世六十周年,自 2018年起,何占豪作品音樂會籌委會主席莊俊文即開始籌劃紀念《梁祝》面世六十周年的音樂會,因疫情影響,延宕至今,音樂會最終定於今年11 月 5 日(六),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由香港青年音樂協會主辦,門票收入扣除開支後,收益將捐贈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
基於疫情及健康等考量,年屆九十高齡的何占豪是次未能親自來港演出,將由現任香港青年中樂團指揮、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總音樂主任徐英輝,協助指揮演出曲目。此外,音樂會還邀來著名二胡演奏家邵琳女士擔任藝術總監,以及演出膾炙人口的《梁祝》二胡協奏曲及與何占豪配器的《紅樓夢》,並邀來著名古箏演奏家、演藝學院許菱子教授演出《臨安遺恨》。另外香港著名女高音、演藝學院聲學教授阮妙芬,亦會帶領由明儀合唱團、欣韻合唱團和警察合唱團組成的大合唱團,聯同香港青年音樂協會近百人的中樂隊,演出《別亦難》和《亂世情》等耳熟能詳的歌曲。
對於今次音樂會,人在上海的何占豪早前曾透過視像談感受:「《梁祝》面世六十三年,至今還是很受歡迎,原因即在於梁祝的主題反映了人類對美好生活及愛情的嚮往,符合絕大多數人類的情感,所以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曲子。雖然是中國的樂曲,但世界人民都喜歡。」他認為此次音樂會的演奏家都很出色,「許菱子和邵琳當年都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經過多年磨練,已成為出色的演出家。邵琳的樂感很好,表現內心感情非常好。許菱子的古箏音色渾厚,表演動情。」尤其演奏他的《臨安遺恨》和《西楚霸王》,很少有女性演奏家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阮妙芬女士雖然我沒見過她,但她唱的歌,肯定是很美,很有感情。指揮家徐英輝,他的指揮很高水準,很有情感。這次音樂會一定非常精采。」
說到梁祝除二胡版本,還有小提琴版本,觀眾應如何欣賞兩個不同的版本?何表示:「世上所有樂器都有其長處和短處,二胡和小提琴都是弦樂,都適合《梁祝》演奏。《梁祝》裏凡是表現悲傷或者悲憤的情緒,如《樓台會》、《哭靈投墳》,或梁、祝在另一個世界相遇,二胡較小提琴更能表現其中的悲喜。但不可否認二胡也有其短處,它的音域沒小提琴寬,力度也不如小提琴,所以每個作曲家要能發揮樂器長處,彌補短處。」
雖已年逾九十高齡,何占豪仍堅時創作:「我直到現在還在寫大型樂曲,我不寫出來覺得寂寞,寫了曲子,精神更加愉快,所以我現在還經常創作。」
《何占豪作品音樂會》
日期:11 月 5 日(六)/8:0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480、$360、$280、$180
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HKYMS1973/
圖片:相關機構、網上圖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