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本港兩歲女童染甲流併發症亡 兒科醫生拆解致命風險 籲打疫苗減重症

更新時間:18:30 2025-11-28 HKT
發佈時間:18:30 2025-11-28 HKT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8日)公布,昨日(27日)一宗兩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的嚴重個案,病人因併發症延至昨晚不治,這亦是今年第3宗兒童感染流感後不幸離世的個案。本港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曾向《星島頭條》指,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等流感症狀時可以「吽返好」,但其實暗藏致命風險,因此建議家長為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本港2歲女童染甲流併發症亡 醫生拆解流感致命風險

韓錦倫醫生指,流感的主要途徑是由呼吸道飛沫傳播,「好多家長發現孩子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時以為可以『吽』返好,但分分鍾會併發致命疾病。」韓錦倫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併發症如心肌炎,特別患者是幼兒會較難診斷出,待確診時可能已延誤治療黃金時間。因此孩子一出現發燒、疲倦、無胃口等症狀,最好馬上求醫。家中亦最好常備流感快速檢測試劑,準確度較高,幫助偵測有否中招。

 【同場加映】流感症狀+甲型/乙型流感分別

     

     

    流感|甲流/乙流有何分別?何者病情較嚴重?

    至於甲型及乙型流感的分別,韓醫生分析,甲流和乙流的症狀相約,主要分別在於病情嚴重程度。甲流通常傳播速度更快、更活躍,患者起病較快較急,病情往往較嚴重、亦有機會發高燒。另一方面,乙流普遍傳播速度稍慢,症狀及病情亦比甲流輕微。 在他接觸的流感病人內,患甲流的人數亦相對較多。

    不少人以為,長期病患才屬流感的重症高危族。不過他解釋,健康的人染上流感都有機會致命,「有些孩子的免疫系統太強、甚至過度反應,都會引發致命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腦炎。」

    流感疫苗有何種類?

    韓錦倫醫生提醒,流感雖致死率不高,但嚴重的流感個案中有2成以上可能引發細菌感染,重症率相對高。打流感針雖不會百分百預防染疫或令接種人士完全零症狀,但可以提供保護力,減輕嚴重症狀,因此建議家長為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一般可分為注射(打針)及噴鼻式,韓醫生指噴鼻式疫苗多供年紀小的幼童使用,效果相對稍弱。打針的副作用多為「針口位」紅腫痛、發燒等,有少數人士可能出現較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風疹等。噴鼻式疫苗因為會對鼻腔產生局部刺激,或引發氣管不適等的常見副作用,不過情況較少見。

    而治療方面,現時本港有2種藥物可以治療流感,分別是:

    • 奧司他韋(即俗稱特敏福):可每日服用1-2次藥,為期5日
    • 瑪巴洛沙韋:可單次服用

    甲型流感/乙型流感 哪種死亡率最高?

    根據衞生署資料,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知可感染人類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3種類型: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與乙型流感佔感染的大多數,而多年來流感疫情爆發,通常都與甲型病毒有關。

    1. 如何分辨甲型流感?

    • 常見症狀:發燒、發冷、頭痛、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
    • 高風險人士:長者、小朋友或免疫力較低人士受感染後,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等併發症,最嚴重可致命。
    • 嚴重程度/死亡率:病情一般較嚴重,死亡率較高。
    • 傳染力:傳染及致病能力較高,為目前主要會造成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當新型甲型流感出現時,有可能導致新一波的流感爆發

    2. 如何分辨乙型流感?

    • 常見症狀:與甲型流感相似。
    • 傳染力/嚴重程度/死亡率:病情一般較甲型流感輕微,死亡率較低。演化速率較甲型流感病毒低2至3倍。

    衞生署指,流感高峰期一般為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大部分人患上流感後能自行康復,症狀較輕微的人士應要有充足休息和多喝水。若出現流感病徵,不應上班或上學。如果病徵持續或惡化,應立即求診。

    流感有哪些症狀?與一般感冒有何分別?

    據衞生署資料,流感高峰期一般為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其症狀、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痊癒期,與普通感冒有何分別?

    常見症狀:

    • 流感: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頭痛、嘔吐、腹瀉等
    • 感冒:噴嚏、鼻塞、流鼻水、咽喉疼痛、咳嗽、聲嘶、頭痛、發燒

    併發症:

    • 流感:支氣管炎或肺炎
    • 感冒:可能有零星發冷、連帶疲倦、流汗、肌肉及關節疼痛

    流感/感冒 潛伏期:

    • 流感:約1-4日
    • 感冒:約1-3日

    流感/感冒 流行期:

    • 流感: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
    • 感冒:一年四季

    流感/感冒 痊癒期:

    • 流感:約2-7日可自行痊癒
    • 感冒:約2-5日可自行痊癒

    傳染途徑:

    • 流感:透過飛沬直接傳播,或經接觸間接傳播
    • 感冒:吸入或接觸帶有傳播性的呼吸分泌物

    痊癒方法:

    • 流感:充足休息、多喝水,如醫生處方可服抗病毒劑減輕病情
    • 感冒:多飲清水、進食有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充足休息。每日可用半茶匙鹽水漱口3次或以上

    延伸閱讀:本港13歲女童感染流感亡 專家教吃5類食物增免疫力

    ---

    相關文章:

    必吃8類營養增免疫抗流感 這種蔬果用油加熱煮 修復黏膜阻病菌入侵

    轉季流感恐併發肺炎致死 必吃4類食物增免疫力抗流感 1種海產降重症死亡風險

    紓緩/預防流感湯水合集!中醫推介5款湯止咳/化痰/收鼻水 增免疫力飲五指毛桃湯?

    研究揭感染2種呼吸道病毒 恐喚醒體內1000倍癌細胞 乳癌擴散風險增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