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逆轉糖尿病有「手尾」?心臟衰竭風險恐仍高5成 研究公開關鍵因素

更新時間:11:45 2025-11-14 HKT
發佈時間:11:45 2025-11-14 HKT

【糖尿病/心臟病/心臟衰竭】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不過即使成功改善糖尿病情,有外國研究發現,曾患糖尿病的人士未來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0%。減重專科醫生周建安指出,糖尿病有5大早期警號,如果可以在早期就將血糖穩定,傷「心」的風險同樣可降低。

逆轉糖尿病有「手尾」?心臟衰竭風險恐仍高5成

周醫生引述一項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Circulation》的研究,追蹤了67萬多名第2型糖尿病患者與260多萬健康對照組長達20年。結果發現:

  • 糖尿病患的血糖、血壓、血脂全達標後,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明顯下降;
  • 糖尿病患者好轉後,心臟衰竭風險仍高出50%;
  • 肥胖是導致超過3成心臟衰竭風險的關鍵因子。

周醫生又引述《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的研究進一步證實,糖尿病患者的心臟衰竭風險無法完全消除,是因為身體的「代謝記憶」:

  • 脂肪組織釋放的發炎因子,讓心臟與血管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 慢性發炎與過去因高血糖造成的氧化壓力,會在細胞留下「代謝記憶」;
  • 導致即使血糖回到正常,心臟細胞仍持續受損,心臟衰竭風險無法完全消除。

    糖尿病5大早期警號 

    周醫生提醒,糖尿病並非突如其來發生,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早就醫,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專業醫療介入,在早期就把血糖穩定下來:

     

     

    糖尿病警號|1. 頻尿與異常口渴

    •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濃度過高,腎臟會加速排糖並帶走水分,導致頻繁上廁所與口乾舌燥。

    糖尿病警號|2. 持續疲勞感

    • 胰島素阻抗使糖分無法進入細胞,能量供應不足,造成明顯的疲倦與倦怠。

    糖尿病警號|3. 皮膚變黑、痕癢

    • 特別是頸部與腋下區塊出現暗沉或粗糙斑塊,多為胰島素阻抗的早期徵兆。

    糖尿病警號|4. 視力模糊

    • 高血糖會影響眼球液體平衡,導致角膜水腫與視力模糊,嚴重時可能引發視網膜出血或黃斑部病變。

    糖尿病警號|5. 傷口難癒合

    • 糖尿病會削弱免疫反應,使免疫細胞無法及時抵禦感染,造成傷口癒合緩慢或反覆發炎。

    糖尿病有2類併發症 易損5大器官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成;其中,在65歲以上的人士當中,更有超過20%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升高,導致糖尿病。根據世衞準則,如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後兩小時血糖>11.1 mmol/L的人士,即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

    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嚴重者更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

    1. 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併發症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於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狀改善後加麵包1小片或餅乾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於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嘔吐、劇渴現象、並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延伸閱讀:15件小事降血糖逆轉糖尿病 不用戒甜品/澱粉?要先吃菜再吃飯?

    資料來源:減重專科醫生周建安、醫管局

    ---

    相關文章:

    改善糖尿病吃甚麼?9種食物降血糖 更降膽固醇/防癌 西蘭花上榜

    哈佛研究11萬人揭 這種朱古力可防糖尿病 風險減21%!這份量最有效

    全球逾4億人患糖尿病 營養師教吃6種魚降血糖 這種更可降膽固醇

    糖尿病人超慢跑 有助穩定血糖!留意這5件事 更有效減肥強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