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本港77歲伯伯染疫亡 醫生拆解常見症狀/併發症 如何有效防蚊?

更新時間:12:01 2025-10-23 HKT
發佈時間:12:01 2025-10-23 HKT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昨日(10月22日)公布指,一名早前確診基孔肯雅熱的77歲長期病患伯伯,其病情近期轉差,昨日不幸病逝,這亦是本港今年首宗感染基孔肯雅熱的死亡個案。對於基孔肯雅熱風險,醫生提醒若身體出現7大症狀,應即時就醫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本港77歲伯伯感染基孔肯雅熱 現3大症狀併發器官衰竭病逝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該名77歲有長期病患的男患者,曾於10月13日由內地返港,同日出現發燒與關節疼痛症狀。隨後在10月14日出現皮疹,遂前往私立醫院就診並入院接受治療。他其後因病情持續惡化,被轉送至律敦治醫院深切治療部,最終昨日因基孔肯雅熱併發多個器官衰竭不幸病逝。

本港今年累計錄得42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全部屬輸入個案。本年初至上月,全球40個國家或地區呈報了44萬多宗基孔肯雅熱病例及155宗相關死亡個案,分布在美洲、非洲、亞洲及歐洲。

基孔肯雅熱8大常見症狀 頭痛/疲倦也中招?

對於基孔肯雅熱的感染風險,本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基孔肯雅熱常見症狀與登革熱相近,當中包括:

基孔肯雅熱有何常見症狀?

基孔肯雅熱常見症狀:

  • 發燒
  • 全身出紅疹
  • 關節疼痛(如手腕、腳踝、腳骹、腳板等小關節)
  • 頭痛
  • 疲倦
  • 肌肉疼痛
  • 沒有食慾

基孔肯雅熱恐致7大併發症 3類人群高危

基孔肯雅熱主要由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播,不會經由人傳人或空氣傳播。曾醫生提醒,如果有染疫病人不幸被白紋伊蚊咬到,白紋伊蚊可以將基孔肯雅熱病毒再傳播給他人。染疫後,嚴重會出現併發症包括:

  • 急性肝炎
  • 血小板偏低導致出血
  • 結膜炎
  • 腎炎
  • 心肌炎
  • 腦膜炎
  • 腦炎

曾醫生指,通常被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咬到後,基孔肯雅熱一般會潛伏大概3至7日後才會發病。大部份基孔肯雅熱患者會在發病一星期後康復,大概3-5成康復人士會出現後遺症如關節炎,狀況維持幾個月至1年不等。

衞生防護中心也指,由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死亡率少於千分之一,出現嚴重併發症大多與病人的自身健康情況有關,建議特別是以下高危組別,如到訪受基孔肯雅熱影響的地區後出現相關病徵,尤其是發燒、關節突然劇痛及出現皮疹,應盡快求醫:

  • 長者(特別是65歲以上)
  • 幼童(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兒)
  • 懷孕婦女及長期病患者(例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人士)

怎樣有效防蚊避免感染基孔肯雅熱?

曾醫生指,要預防基孔肯雅熱,主要以滅蚊工作為主。在個人方面,他建議可作出以下措施預防基孔肯雅熱:

  • 注意家居附近是否有容器積水;
  • 出沒郊外地方時噴蚊怕水;
  • 穿著淺色長袖外衣/長褲。

要預防蚊子繁殖,衞生署亦有以下建議:

1. 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2.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使用避蚊胺/昆蟲驅避劑7大貼士

中心也呼籲使用含避蚊胺或其他有效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可有效防蚊,但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先仔細閱讀標籤說明;
  2. 在進入可能被蚊叮的範圍前使用;
  3. 塗在外露皮膚及衣服;
  4. 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如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5. 先塗防曬霜,再塗昆蟲驅避劑;
  6. 遵照標籤說明,只於有需要時重複使用;及
  7. 除了避蚊胺之外,市面上亦有含其他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例如IR3535、埃卡瑞丁(亦稱派卡瑞丁)等。公眾使用任何昆蟲驅避劑時,應遵從產品標籤上的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易被蚊咬恐與皮膚有關?醫生揭5類人最惹蚊 容易流汗/孕婦都中招

---

相關文章:

基孔肯雅熱蔓延全球 專家教防蚊叮貼士 如何挑選驅蚊劑?

預防基孔肯雅熱|體溫高易吸蚊?營養師教少吃5類食物 減體味防蚊叮更防爆汗

易被蚊咬恐與皮膚有關?醫生揭5類人最惹蚊 容易流汗/孕婦都中招!

醫生揭8類人最惹蚊!這種血型易被蚊咬?忌穿1種衣服?出汗易惹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