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男子血便半年誤當擦傷 求醫揭大腸癌腫瘤塞爆腸 醫生拆解3大警號

更新時間:18:19 2025-09-16 HKT
發佈時間:18:19 2025-09-16 HKT

大腸癌是本港第2大致命癌症殺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實大腸癌的中晚期警號相當明顯,不過有醫生分享,有患者會選擇性忽視明顯大腸癌症狀,即使出現血便半年仍當「擦傷」或飲食造成,無視患癌警號,發現時已屬大腸癌晚期。

男子血便半年誤當擦傷 求醫揭大腸癌腫瘤塞爆腸

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案例指,一位45歲男病人已經出現大便不成形、排便出血等症狀半年,卻始終認為只是因為與自己睡不好、壓力大、愛吃刺激食物有關。即使過他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對血便的症狀也認為只是「檢查擦傷」,完全無視患上大腸癌的可能性。

男子直至半年後因為嚴重肚痛而求醫,經大腸鏡檢查發現,不但證實男子患上大腸癌,而且大腸癌腫瘤更已幾乎塞住腸道,病情已屬大腸癌晚期。

血便明顯以為生痔瘡?3大臨床症狀勿忽視

林醫生提醒,很多上班族都是「鴕鳥心態」,硬是把血便、腹痛歸咎於是壓力太大、生活習慣,而不會警覺可能患癌。他強調,一旦出現以下典型大腸癌臨床症狀,往往代表腫瘤已經存在:

 

大腸癌3大症狀勿忽視:

  1. 血便
  2. 排便習慣改變
  3. 「裡急後重」感覺,即有便意卻排不乾淨

林醫生表示,據臨床統計,出現大腸癌症狀才檢查時,有6成以上已屬大腸癌第3、4期,因此很多年輕人發現患病時已偏晚期。想預防大腸癌,除了戒煙及戒酒之外,林醫生建議飲食上要少吃以下3類食物:

  1. 油炸食物
  2. 紅肉
  3. 加工品類

 

出現甚麼徵兆恐患大腸癌?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大腸癌是本港第大3常見癌症,在致命癌症中則排第2位。在2022年,本港錄得5,190宗大腸癌新症,同期有2,270宗大腸癌死亡個案。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症狀,但有一些較常見的徵狀與排便習慣改變有關。

與排便有關的症狀

  • 持續便秘或腹瀉、大便後仍有便意
  • 大便帶血、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糞便呈幼條狀

其他症狀

  • 無故體重下降、下腹不適(腹部發脹、腸絞痛)、手腳冰冷
  • 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等

甚麼人易患大腸癌?

癌症網上資源中心又提醒,健康生活模式與定期篩查,有助預防與提早發現大腸癌,以下5類人有較高風險罹患大腸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缺乏體能活動、肥胖、飲酒和吸煙。
  •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 過往有大腸瘜肉。
  •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延伸閱讀:全球35歲以下大腸癌患者暴增 3大原因曝光!研究揭逾20%人少吃1類食物患癌亡

    資料來源:《ETtoday》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衛生署

    ---

    相關文章:

    腫瘤科醫生教飲1款茶殺癌細胞!集7大好處 防癌/改善失眠/降膽固醇

    牛津研究54萬人證 這飲品日喝1杯患大腸癌率減17%!這種酒要少喝!

    4種蔬菜煮熟吃防癌功效大增!患癌風險減45% 防大腸癌前列腺癌

    吃洋蔥防7大癌症!2種食法功效最強 遠離大腸癌/肺癌/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