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腰背痛揭患胰臟癌 醫生拆解常見徵兆 大小便現這異樣恐中招
發佈時間:11:17 2025-09-12 HKT

胰臟癌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且致死率高,因而有「癌王」之稱。有醫生提醒,胰臟癌並非無跡可尋,他引述病例指,一名男子曾因持續腰背痛,求醫後發現患上胰臟癌。除了腰背痛外,到底胰臟癌還有甚麼徵兆?
胰臟癌徵兆|男子腰背痛揭患癌 腫瘤約0.5cm
肝膽腸胃科醫生蕭敦仁在節目《祝你健康》指出,該名57歲生物學教授出現持續性後背疼痛,即使變換姿勢亦無法緩解,警覺異常後遂往醫院求醫。醫生為他進行超聲波檢查,發現胰臟尾部有0.5cm腫瘤,且其腫瘤型態屬神經內分泌腫瘤,此類腫瘤五年存活率相對較高。其後,該男子透過手術切除腫瘤,至今五年後狀況良好。
拆解胰臟癌常見徵兆 大小便現這異樣恐中招
蕭敦仁醫師指出,胰臟分為頭、中、尾三個部分,發生癌變機率以頭部最高為70%,其次為中部20%與尾部10%,且位置不同會呈現相異症狀:
自測胰臟癌徵兆:
胰臟癌徵兆|1. 胰臟頭部
胰臟癌常見症狀為上腹痛,多數人易誤認為胃部問題,醫生通常會先進行胃鏡檢查,若未發現異常則開立藥物,患者2周後疼痛持續未改善,需進一步深入檢查。其他典型症狀包括黃疸、鞏膜、皮膚變黃、茶色尿液。
胰臟癌徵兆|2. 胰臟尾部
主要症狀為上腹持續性疼痛,患者常需向前彎腰以緩解不適,平躺時痛感加劇,甚至可能會出現噁心、食慾不振、腹部脹滿感或嘔吐感。
胰臟癌徵兆|3. 其他共同症狀
因胰臟負責分泌脂肪酶,若功能受損無法消化油脂,油脂會以原形態排出,排便則出現浮油。此外,若膽道被腫瘤阻塞,膽汁無法進入十二指腸,未與膽汁混合的糞便即呈灰白色。另外,若患上胰臟癌可能出現短期內體重驟降、血糖突然升高、發燒及畏寒等現象。
胰臟癌6類常見症狀
胰臟癌有何症狀?根據醫管局資料,胰臟癌是本港第4號致命癌症。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導致當出現胰臟癌時,其位置較隱蔽難發現,加上胰臟癌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病人到胰臟癌晚期才察覺患病,影響生存率。即使胰臟癌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復發的風險也比一般癌症高。
如果身體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的警號: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 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胰臟癌患者較常出現以下併發症:
- 黄疸
- 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腹痛會加劇
- 嚴重體重下降,進食情況差的病人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引發胰臟癌原因是甚麼?10類人易中招?
胰臟癌成因是甚麼?甚麼人易患胰臟癌?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大部份的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
醫管局指,胰臟癌較常發生於65歲以上人士身上,此外,以下10類人風險也較高:
- 種族:黑人的風險較高
-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抽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 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 遺傳性胰臟炎: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 慢性胰臟炎: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並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如何有效預防胰臟癌?5大方法減風險
醫管局指,不能完全防止胰臟癌的出現,不過,改變一些生活方式有助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 戒煙:吸煙的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可以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
-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高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如果需要減肥,建議採取漸進和健康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 經常做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 健康飲食: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可以减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適當安全措施
延伸閱讀:胰臟癌確診多屬晚期 存活率僅3個月 營養師教吃11種食物防癌保命
---
相關文章:
胰臟癌|女子飯後總打嗝 這部位常痠痛揭患胰臟癌 自測5大常見症狀
早餐吃麵包恐致胰臟癌?推介5大水果防癌抗發炎 按這穴位有效養胰健脾
代糖可抗胰臟癌?研究揭1種天然代糖加1物 不傷腎臟殲滅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