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差長者更易患心臟病!感官衰退為何損心臟?醫生拆解護心貼士
發佈時間:18:53 2025-08-22 HKT

隨著年紀漸長,很多長者的視力或聽力都出現衰退。不過有心臟科醫生提醒,感官退化或與心臟病互為因果,例如長者聽力變差除了影響生活,更可能影響血壓,損害心臟健康,從而影響健康壽命。當長者的出現眼疾或口腔問題,又如何影響心臟健康?
聽力差長者更易患心臟病!感官衰退為何損心臟?
根據日媒《日刊現代》報道,曾為日本上任天皇進行心臟搭橋手術的心臓血管外科教授天野篤醫生指,感官衰退通常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的,可能是由別人提醒自己才會察覺,有些比較敏銳的長者也可能察覺到聽力或視力不如同齡人。
他提醒,維持感官健康對預防心臟病相當重要,當視力、聽力等隨著年紀增長退化,或出現眼睛、口齒等的疾病,都有機會影響心臟甚至縮短壽命。另一方面,心臟病亦可能會引發一些感官疾病。換言之,五感與心臟健康是會互相影響的。
長者感官退化如何引致心臟病?
1. 青光眼/白內障
某些眼疾與心臟病可能互為因果,例如青光眼。三高等生活方式相關疾病是青光眼和心臟病的共同風險因素,動脈硬化和血液循環不好對眼睛和心臟同樣產生不良影響。有研究指,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青光眼的風險更高。心臟肥大、心搏過緩、心律不正等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視神經血流量,繼而導致青光眼的發病和惡化。
另一方面,青光眼患者因視力下降和視野狹窄逐漸嚴重,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壓力源,令活動及與人溝通的意慾下降,增加心臟病的風險。白內障亦會引發視力惡化最終導致失明,因此也面臨同樣的心臟病風險。
同時,視力下降也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例如更容易意外跌倒受傷或骨折,白內障更被列為認知障礙症可改變的風險因素之一,從而縮短患者的健康預期壽命。
2. 老年聽力退化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老人家都會出現聽力損失,尤其是高頻聽力特別差,導致理解對話出現問題,心臟產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溝通變得困難會產生壓力,而聽不到電視機、手機鈴聲、汽車、交通燈等日常聲音會為生活帶來不便,甚至令長者對出門感到不安,加深孤獨感和社會孤立感。這些壓力會刺激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大量釋放,升高血壓並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另外有報告指,有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史的長者,聽力受損的風險約是兩倍之高。心絞痛和心肌梗塞與動脈硬化相關,全身的血流量減少,自然包括減少流向內耳和大腦的血流量,從而削弱對聲音感知和識別;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生活方式相關疾病,也是老年聽力退化的危險因素。亦有理論認為,全身慢性發炎加速動脈硬化,對於心臟健康和聽力造成損害。
3. 蛀牙/牙周病
蛀牙如果沒有接受治療,蛀牙細菌會進入血管,可能會附著於心臟瓣膜,繼續繁殖。並形成蛀牙細菌團,逐漸破壞瓣膜。細菌會隨著受損的瓣膜經由血液擴散到全身,當堵塞腦血管就可引致中風。若阻塞在冠狀動脈,可能發生心肌梗塞;堵塞小血管可引起血管炎症,導致動脈瘤破裂甚至猝死;蛀牙細菌也有機會引發心肌炎。
至於牙周病,牙周病細菌會引起口腔慢性發炎,產生的細胞激素經由牙齦血管進入血液而運行全身。這些細胞激素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引發全身性發炎,令動脈硬化和炎症加劇;更有機會導致動脈瘤突然變大,增加破裂、引發猝死的風險。
此外,蛀牙或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無法正常咀嚼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因為進食時上下排牙齒同時咀嚼會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使心率減慢、血管擴張、血壓降低,進而減輕心臟負擔。反之,咀嚼不足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佔據主導,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臟負擔。
再者少了牙齒的長者亦會因為無力咀嚼而避免吃蔬菜、肉類、海鮮等較硬較韌的食物,改為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軟食。這亦可能促進動脈硬化,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積極治療感官退化 是預防心臟病延壽關鍵
天野篤醫生提醒,當意識到感官退化,積極地採取改善措施,適當治療眼疾、聽力受損及口腔問題,對於保護心臟及延長健康壽命至關重要。例如青光眼患者應持續監測眼壓變化,當白內障惡化要考慮進行手術並植入人工晶體,佩戴助聽器改善聽力,以及好好照顧口腔環境、避免掉牙,有需要時考慮植牙。
專家履歷:天野篤
日本順天堂大学醫學部心臓血管外科教授。
延伸閱讀:雙腳水腫恐血管堵塞?握拳30秒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 醫生教6招護血管
---
相關文章:
防中風/心肌梗塞 中醫教按2穴位通血管/改善胸悶 必喝1款「護心茶」補氣血
中年憂視力轉差?專家教輕拍臉部3部位改善視力 每日做5秒有效!
30歲後9成人會患牙周病 牙醫警告恐細菌入血手尾長 如何正確刷牙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