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常喝1種健康飲品 不煙不酒也患食道癌 醫生揭原因 出現3症狀要小心

更新時間:08:35 2024-05-27
發佈時間:08:35 2024-05-27

除了溫度過高的食物,還有甚麼會引發食道癌?胃腸肝膽科專科醫生吳宗勤分享病例指,台灣一名45歲男子不煙不酒也確診食道癌。醫生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該男子患癌原因與其2大飲食習慣有關,包括1種「健康」飲品。他提醒大家,要小心食道癌3大症狀。

不煙不酒身體壯健 卻患食道癌

胃腸肝膽科專科醫生吳宗勤發文指,該名45歲男子從不吸煙喝酒,而且身型壯健,看起來非常健康。但由於家族有大腸癌病史,因此他到醫院進行內視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大腸有超過10顆癔肉。

他偶然會出現胃酸倒流的情況,於是順道接受胃鏡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胃部和食道交界處出現1個不足1cm的瘜肉狀病變,化驗後證實為早期食道癌。

食道癌有甚麼症狀?⬇⬇⬇

 

食道癌早期及晚期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食道癌早期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 難以吞嚥乾硬的固體食物;進食時胸腹不適及疼痛、食物滯留胸口引致不適。
  • 若腫瘤出現在食道上部(咽喉附近),病人會有咽喉不適感或吞嚥時感覺有異物。
  • 若腫瘤出現在食道中部(胸部附近),病人進食時覺胸骨後痛楚或背部不適。
  • 若腫瘤出現在食道下部(連接胃部的位置),病人進食後會有胸腹部脹悶。

較後期的食道癌患者,則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吞嚥困難的情況會加劇,逐漸只能進食半流質食物,最後可能連流質和口水也無法吞嚥。
  • 食道腫瘤擾亂正常胃部消化,患者感到噁心,甚至有嘔吐和食物逆流情況。
  • 進食後咳嗽;聲音變得沙啞;腫瘤若擴散至其他部位,可引起的症狀包括:頸部哽塊,骨痛,呼吸困難或右上腹脹痛等。

2大飲食習慣傷害食道 喝1種健康飲品也出事?

患食道癌原因是甚麼?吳宗勤醫生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該男子不煙不酒,也沒有吃檳榔,但平日會將檸檬綠茶當水喝,而且習慣把檸檬份量添加3倍。加上飲食不定時,有時全日只吃晚餐,引致胃酸倒流,最終罹患食道癌。

吳醫生解釋,除了過熱的食物外,過酸的食物也會傷害食道。雖然現時未有研究證實過酸的食物會引致食道癌,但日常飲食上仍應避免,否則仍然會有食道受損的風險。

哪些因素會增加患食道癌風險?⬇⬇⬇

 

甚麼人容易患食道癌?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食道癌成因至今並未有定論,但可能與以下風險因素有關:年屆60歲或以上;男性;嗜酒;吸煙;肥胖;愛吃醃製和煙燻食物;長期飲用滾燙飲料、湯品;少吃蔬果;胃酸倒流;某些罕見的疾病(如食道運動遲緩)和遺傳性的基因突變(如PTEN和Peutz-Jeghers綜合症)等。

出現3症狀恐是食道癌先兆

吳醫生受訪時指,該男子在確診癌症前並無明顯不適,只出現以下3種症狀:胃酸倒流、上腹悶脹、胸口灼熱。

如果經常胃酸倒流,就有可能會引致癌前病變「巴瑞特氏食道症」,增加患上食道癌的風險。因此即使是上述3種輕微症狀,也不能忽視。

甚麼是巴瑞特氏食道症?⬇⬇⬇

 

巴瑞特氏食道症成因

吳醫生受訪解釋,「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種食道癌前病變的病症,一般會出現在長期胃酸倒流的患者身上(約5至12%患者會出現)。這種疾病是指食道粘膜長期受胃酸侵蝕,令原本不耐酸的鱗狀上皮細胞被傷害後,身體會轉為用更耐酸的細胞來抵擋胃酸。而這些轉變的食道粘膜,就被稱作是巴瑞特氏食道。

不過,目前因為巴瑞特氏食道而惡化成食道癌的患者,在亞洲中仍屬於少數,而且只要服用藥物並定期追蹤即可。

延伸閱讀:4大習慣令患食道癌率高近5倍 喝熱飲是大忌?

 

延伸閱讀:7大防癌習慣減50%患癌率 只做1項也有效

資料來源:胃腸肝膽科專科醫生吳宗勤醫管局

記者:Ronald

---

相關文章:

《The First Slam Dunk》主唱千葉湧介確診食道癌半年逝 趁熱吃易中招 5症狀屬晚期

孟海逝世|65歲孟海確診食道癌1年病逝 4大飲食習慣風險高 飲湯要小心 附自測方法

食道癌|愛吃2食物致長期胃酸倒流 男子求醫揭食道癌前病變 (附高危食物)

食道癌|男子飲湯險患食道癌 忽略1事增風險 常吃4種食物超高危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參加《星島申訴王》「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即有機會贏走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2張或SMARTECH智能煮食鍋! https://bit.ly/3V7t3o7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