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喝茶習慣恐傷身 易損肝臟/腸胃健康 這類茶恐含瀉藥成分?

更新時間:15:33 2025-11-28 HKT
發佈時間:15:33 2025-11-28 HKT

港人熱愛喝茶養生,但原來喝錯方式反而傷身!有腸胃科醫生點名列出7大傷身的喝茶壞習慣,容易影響肝臟及腸胃健康,更警告其中更有1種茶恐含瀉藥成分,會傷及腸胃!

7大喝茶習慣恐傷身 易損肝臟/腸胃健康

美國加州腸胃科醫生Dr. Saurabh Sethi早前在個人Instagram專頁分享了7種常見的錯誤喝茶習慣,不僅可能傷害腸胃健康,更會增加肝臟負擔,其中包括空肚喝茶、高糖茶飲和睡前飲茶等常見的飲茶習慣:

 

7大喝茶壞習慣恐傷身

1. 空肚喝茶

  • 空肚喝茶,茶的咖啡因、酸度和單寧酸會刺激胃黏膜,引發胃食道逆流、噁心及不適。

2. 高糖份茶飲

  • 含糖冰茶或奶茶可能含有30g-40g的糖,長期飲用恐致脂肪肝、患糖尿病。

3. 排毒茶或減肥茶

  • 許多市面上的排毒茶或減肥茶其實都含有瀉藥成分,過量飲用會讓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會讓傷害腸胃。

4. 過量攝取綠茶萃取

  • 若過量攝取綠茶萃取物保健品(並非喝綠茶),或會導致「罕見」的肝毒性,危害健康。

5. 喝超熱的茶

  • 若經常飲用高於65°C的茶,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6. 夜晚喝茶/綠茶

  • 如果在睡前喝含咖啡因的茶飲,會擾亂睡眠,並破壞睡眠時的肝臟修復。

7. 喝太多手搖飲品

  • 珍珠奶茶內由澱粉及糖分製成的珍珠,會導致熱量超標,可能會引發脂肪肝或胰島素阻抗。

飲茶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嗎?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指出,攝取充足流質是健康飲食不可或缺的部分。按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成年人一般每日需飲用6至8杯流質飲料。雖然飲用茶和咖啡飲品可以是日常攝取流質的一部分,但應適量飲用。要滿足日常流質攝取需要,清水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適量飲用茶或咖啡與減低某些慢性疾病風險有關(例如心血管病及二型糖尿病),但是過度飲用可構成一些健康風險,主要與茶和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有關:

  1. 飲用時添加糖、奶/忌廉或其他調味品,亦可導致體重上升和增加肥胖和相關疾病的風險;因此應盡量不加糖,或選擇少甜款式並以脫脂奶代替全脂奶或忌廉,以減少熱量的攝取。
  2. 飲用非常高溫的茶和咖啡可灼傷食道黏膜,飲用前,最好先歇數分鐘,讓飲品由滾燙轉至合適飲用溫度。
  3. 飲用太多茶和咖啡可影響某些礦物質的流失或吸收。

一般而言,孕婦和授乳婦女應限制咖啡因的攝取量於:

  • 每日不超過200mg至300mg,兒童則每日不應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2.5mg至5mg的咖啡因。

延伸閱讀:每天一杯輕鬆降三高!營養師公開3款長壽茶 有效降血脂/護心/減肥

---

相關文章:

飲食3招逆轉糖尿病 飯後可吃1類超級水果 多喝2款茶也有效!

降膽固醇|研究揭餐前喝這飲品 脂肪排出量增55% 連喝7日即降膽固醇

喝1種飲品防6大癌症 醫生揭骨折風險降31% 如何飲用防糖尿病?

醫生教6招護腎 每日必喝這種茶防腎病腎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