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選最強防便秘食物排行榜 納豆/味噌湯位列3甲 冠軍竟是這食物?

更新時間:16:23 2025-11-17 HKT
發佈時間:16:23 2025-11-17 HKT

【便秘/腸道】腸道「沙漠化」正侵襲港人!衞生署指,每7個香港人就有1人有便秘問題,反映便秘情況相當普遍。原來當腸道乾渴、失去水分,不僅便秘加劇,更可能引發全身性發炎、免疫力下降,甚至影響大腦健康。日本有10位醫生與營養專家聯手評選出「最強益腸食物」排行榜,救救腸道健康、改善便秘。

評選最強防便秘食物排行榜 這食物擊敗納豆/味噌奪冠

日媒《女性セブンプラス》報道,季節轉換時,便秘問題容易惡化,並出現以下健康問題:

  • 水分攝取不足者,容易因腸道水分不足而陷入腸道「乾燥」,便秘惡化,容易損傷肛門、導致出血。
  • 腸道環境惡化會導致全身容易發炎。當腸道黏液減少,食物中的毒素、細菌等容易進入人體,導致關節痛、頭腦昏沉、專注力下降,也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肌膚粗糙等不適。
  • 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若腸道環境不良,容易導致抑鬱症與失智。

報道邀請了10位專科醫生和營養專家,受訪並投票選出恢復腸道健康的「最強益腸食物」與「最強益腸習慣」排行榜。

 

 

防便秘食物|並列第13名:黑芝麻蜂蜜

  • 營養功效:在藥膳中,蜂蜜和黑芝麻被認為有潤腸通便之效。將兩者混合使用會有協同作用、增加效益。

防便秘食物|並列第13名:糯麥

  • 營養功效:含有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吸收和保留水分,並將其運送至腸道。
  • 食用建議:與日常食物混合食用。

防便秘食物|並列第11名:大麥

  • 營養功效:膳食纖維比例均衡,水溶性膳食纖維在體內會形成凝膠,增加糞便中的水分;同時也能為腸道細菌提供食物,改善腸道環境。

防便秘食物|並列第11名:橄欖油

  • 營養功效:橄欖油所含的油酸能刺激腸道蠕動。油分能起到潤滑作用,使排便更加順暢。

防便秘食物|第10名:木耳

  • 營養功效: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作為腸道內有益細菌的食物,有效改善腸道環境。

防便秘食物|第9名:薯仔

  • 營養功效:富含膳食纖維和維他命E等抗氧化劑,不僅可以改善腸道環境,還可以降低全身的氧化水平,延緩衰老。

防便秘食物|第8名:牛油果

  • 營養功效: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和優質油脂,可幫助改善腸道環境, 緩解便秘。

防便秘食物|第7名:海藻類

  • 營養功效:水溶性膳食纖維岩藻聚醣和藻酸有助改善腸道環境,鎂也有助於在腸道內收集水分並軟化糞便。

防便秘食物|第6名:山藥

  • 營養功效:富含有助調節體內體液平衡的營養物質,如膳食纖維、鉀和維他命C;還含有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氨基酸精氨酸和消化酶澱粉酶。

防便秘食物|第5名:菇類

  • 營養功效:菇類含有大量的γ-氨基丁酸(GABA)、維他命D和膳食纖維「β-葡聚醣」,可以改善腸道環境,有助維持免疫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的穩定。

防便秘食物|第4名:奇異果

  • 營養功效:奇異果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可以改善糞便內的水分滯留,使糞便變軟。奇異果的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為1:2,有助於調節腸道環境。

防便秘食物|第3名:味噌湯

  • 營養功效:味噌富含必需胺基酸「色胺酸」,為血清素之原料,能調整自律神經,活化腸道蠕動。味噌作為發酵食品,同時能調節腸道菌群,補充水分。
  • 食用建議:味噌湯容易搭配蔬菜和海藻食用,是攝取膳食纖維的便捷方式。

防便秘食物|第2名:納豆

  • 營養功效:除了納豆中的膳食纖維外,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多酚類物質「大豆異黃酮」的代謝產物,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便。

防便秘食物|第1名:乳酪

  • 營養功效:乳酪內的益生菌能改善腸道環境,當與寡糖等益生元結合使用時,有助腸道調節。乳酪含水量約80%,所含的乳蛋白質,還具備將水分保留在體內的功能。
  • 食用建議:乳酪添加水果同吃,有效增加水分和膳食纖維。

12大護腸防便秘習慣排行榜

10位專家一致推薦可每日實踐以下益腸習慣:

防便秘習慣|第1名:充足水分攝取

  • 喝水可以防止腸道乾燥,如果多攝取膳食纖維,效果更佳。理想的飲水量是每隔1-2個小時喝1杯 (200ml),以免缺水給身體帶來壓力,擾亂自主神經系統。

防便秘習慣|第2名:規律運動

  • 運動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改善排便,更可以改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流動,促進廢物排出,助水分、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全身循環。

防便秘習慣|第3名:充足睡眠

  • 睡眠不足會導致全身炎症,包括腸道炎症,會阻礙腸道活動並減緩其速度,惡化腸道環境。

防便秘習慣|第4名:泡澡

  • 泡澡可以提高核心體溫,使副交感神經系統佔據主導地位,有助於緩解便秘。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防便秘習慣|第5名:吃早餐

  • 吃早餐可以重置生理時鐘,調節自主神經系統。進食還能增加水分。早上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占主導地位,腸道會更加活躍,食物進入胃後會觸發強烈的蠕動,促進排便。

防便秘習慣|第6名:保暖

  • 秋季氣溫波動,身體容易受涼,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腸胃受涼會抑制腸道活動,使人更容易生病。

防便秘習慣|第7名:緩解壓力

  • 壓力會擾亂自主神經系統,適當緩解壓力和放鬆身心,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改善腸道蠕動。

防便秘習慣|第8名:腹式呼吸

  • 當副交感神經系統占主導時,腸道功能最佳;腹式呼吸有助促使副交感神經系統占主導,同時可增強腹部肌肉,改善腸道蠕動。

防便秘習慣|第9名:避免深夜進食

  • 早餐前至少空腹8小時有助於促進早上的腸蠕動;至少在睡前3小時吃完飯。

防便秘習慣|第10名:規律飲食

  • 有助調節生理時鐘,穩定自主神經系統和腸道功能。早餐尤其重要,因為攝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以重置生理時鐘。

防便秘習慣|第11名:規律的生活方式

  • 規律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睡眠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促使腸道蠕動。

防便秘習慣|並列第12名:起床後喝1杯梳打水

  • 梳打水內二氧化碳會被腸道吸收,進一步刺激腸道活動。

防便秘習慣|並列第12名:起床後立即喝水

  • 起床後立即喝水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啟動生理時鐘,有助平衡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防便秘習慣|並列第12名:睡前喝溫水

  • 睡前喝水可以防止睡眠時脫水,過冷或過熱的水都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因此建議飲用50-60℃的溫水。

何謂便秘?解構成因/預防方法

便秘是香港常見的腸道問題。本港衞生署曾公布指,成年人的便秘患病率為 14.3%,即每約7人就有1人有便秘問題。便秘通常指排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變得不頻繁,每周少於3次;糞便太硬、太小;很難排便等。

衞生署提醒,便秘問題雖然很常見,但若出現以下情況須求醫治理,包括:

  1. 便秘情況近期才出現
  2. 便秘情況嚴重,或出現痛楚
  3. 便秘持續3周或以上
  4. 大便有血

要預防便秘,衞生署建議日常態多吃高纖食物,每天要吃3至4份(約6至8両)或以上蔬菜、2至3份水果;可選用高纖維的穀物類食物,如麥包、麥皮、紅米飯等,不過糖尿病患者宜先諮詢家庭醫生或營養師意見。

除了多吃高纖食物外,日常亦要攝取充足流質,如清水、清湯和果汁,並不每天進行適量運動,協助腸臟蠕動。另要作息定時,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建議可在早上起來先喝水以增加便意,或在早餐後如廁。

資料來源:《女性セブンプラス》衞生署

延伸閱讀:每7名港人有1人患便秘 研究揭便秘恐增20%死亡率 醫生教用這姿勢排便最「順暢」

---

相關文章:

常便秘患大腸癌率高1.5倍 醫生推介4大食物通便防癌 1水果如天然瀉藥

常喝水仍便秘怎麼辦?醫生教3步驟按摩紓緩 快速通便消脹氣

吃錯蔬果恐加劇便秘!常吃柿子1原因易塞腸 吃甚麼通便最有效?

護腸胃必吃這種超級種子 改善便秘/防大腸癌 每日吃50克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