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3招逆轉糖尿病 飯後可吃1類超級水果 多喝2款茶也有效!

更新時間:17:01 2025-11-06 HKT
發佈時間:17:01 2025-11-06 HKT

本港約有70萬人患糖尿病,反映糖尿病在香港相當普遍。要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有營養師建議可養成3大穩血糖的飲食習慣,當中包括推薦進食1類水果與喝2款茶。

飲食3招逆轉糖尿病 飯後可吃1類超級水果 

營養師李婉萍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指,控制血糖並非僅是糖尿病患者的專利,其實對於體重管理以及維持日間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樣有所助益。除了掌握食物的總攝取量外,她亦分享3招控制血糖的技巧,其中包括認識對控糖有益的食材種類和正確的進食順序等:

 

 

穩血糖|1. 吃穩血糖食物

a .富含Omega-3的魚類:

魚類是人體攝取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蛋白質能減慢消化速度,延長飽足感,並有助於避免餐後血糖急速升高。美國糖尿病協會曾提出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應至少食用兩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魚或沙甸魚。此外,還建議每周至少有兩餐將原本的紅肉替換為魚類,每餐魚肉的份量約為兩個手掌大小,種類則推薦選擇三文魚、鯖魚、秋刀魚。

b. 鷹嘴豆、紅薏仁:

若擔心血糖控制不好,並非完全不吃澱粉,關鍵在於選對澱粉食材,原則上可選擇纖維含量高、來自原型蔬果的澱粉來攝取。建議原本習慣吃米飯、麵條、麵包等精緻澱粉的人,可以改換成南瓜、紅薏仁或鷹嘴豆。

鷹嘴豆和紅薏仁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與抗性澱粉,而南瓜則富含膳食纖維,這些成分均有助延緩消化速度,從而穩定用餐後的血糖值。每餐份量約為一碗,相當於煮熟後200至250g來進行替代。

c. 南瓜及南瓜籽:

南瓜是一種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類食物,而南瓜籽除了含有膳食纖維外,還富含鎂和健康的脂肪酸,兩者都對控制血糖有益處。建議攝取份量為每天一湯匙的南瓜籽,可作為下午茶的點心食用。

d. 柑橘類水果:

雖然許多柑橘類水果口感相對較甜,但若僅以甜度來判斷是否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恐怕不夠周全。研究指出,柑橘類水果除了含有膳食纖維,還含有多酚物質與黃酮類化合物,例如橙皮苷和柚皮素,這些成分均有助於血糖控制。美國糖尿病協會更將橙、柑、檸檬、柚子、西柚等列為糖尿病超級食物。

然而,並非有助控糖就能無限制地食用,由於柑橘類水果帶有些許酸性,建議於飯後食用。若食用果酸後容易胃部不適,則應避免空腹進食。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次份量以一個拳頭大小為宜,每日可攝取兩份,且不適合當作點心食用。

穩血糖|2. 正確吃飯順序

一個飯盒裡有白飯、主食肉類、還有至少2-3樣的蔬菜,建議想控制血糖的人,可遵循以下的正確用餐順序:

  1. 先吃含蛋白質的肉類,
  2. 接著吃蔬菜,
  3. 最後才進食澱粉,例如米飯。

李婉萍表示,可以先跟從上述吃飯順序,之後則可以肉類搭配蔬菜,再配飯。這個進食順序將醣類放在最後,有助於延緩醣類被身體吸收的速度,讓胰島素不會過快分泌,從而有利於血糖控制。有很多小吃或夜市料理,例如燴飯、炒飯、炒麵,整體澱粉比例過高,蔬菜和蛋白質都偏少,容易造成血糖波動,建議可以額外加烚青菜、豆乾或滷蛋等。

穩血糖|3. 喝控血糖飲品

a. 牛蒡茶:

牛蒡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纖維會延長消化時間,透過拉長消化過程有助於穩定血糖波動,避免因食物吸收過快而導致血糖急升驟降。不過要特別提醒,腎臟病變或鉀離子偏高者則不建議飲用。這種茶沖泡方式如下:

  1. 將牛蒡連皮切片或切絲
  2. 加入2000 c.c.水煮滾放涼

b. 餅乾茶:

餅乾茶本身雖然無法降低血糖,但它是一種無糖且帶有餅乾香氣的茶飲,能夠滿足喜愛含糖飲料的渴望,同時兼顧血糖控制計畫。控制血糖並非意味著全面禁止,只要掌握選擇原則並注意飲用份量,享用餅乾茶也能為生活帶來好心情。

全港糖尿病患者逾70萬 留意8大初期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35歲以下人士有2%發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當中,糖尿病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並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
  • 原因: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環境因素有關。

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最常見的類型,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正常或相對些微減少,但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 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體形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1. 經常口渴
  2. 小便頻密
  3. 感到飢餓
  4. 體重下降
  5. 容易疲倦
  6. 視力模糊
  7. 傷口不易癒合
  8.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小心2大糖尿病併發症 嚴重恐中風/截肢

據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併發症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於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狀改善後加麵包1小片或餅乾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於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嘔吐、劇渴現象、並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資料來源:營養師李婉萍醫管局

延伸閱讀:血糖正常恐有隱性糖尿病?醫生教必做5件事飯後穩血糖 洗碗也有效!

---

相關文章:

賽馬會免費糖尿病測試 符合3條件可參加 一文即睇報名方法/測試項目

糖尿病人可以吃6類食物!逆轉病情不用戒澱粉 水果可以吃這9種

防糖尿病應先吃菜再吃飯?營養師揭4類人不適合 60歲後按這飲食順序更防老化

糖尿病藥要吃一世?醫生教「7秒運動」降血糖 3個月擺脫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