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水嗆到要小心!1原因增吸入性肺炎風險 營養師教長者安全飲水3招

更新時間:12:45 2025-10-30 HKT
發佈時間:12:45 2025-10-30 HKT

【吞嚥困難】隨著年紀增長,長者的吞嚥功能開始退化,甚至有機會引發致命風險。有營養師提醒,長者飲水時容易嗆到,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後遺症,他分享3大建議教長者們安全地飲水,避免「濁親」或「落錯格」。

常喝水嗆到小心!1原因增吸入性肺炎風險

營養師蘇哲永在Facebook專頁撰文指,吞嚥困難對於65歲以上長者是很常見的問題。對於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者來說,清水、牛奶、茶等「不稠的液體」其實是隱形殺手,其危險的地方在於流速太快,在他們的吞嚥反射還來不及反應時,就已經「落錯格」進到氣管,引起劇烈咳嗽。

對於年長人士而言,更可怕的卻是「無聲嗆咳」。根據美國語言聽力協會(ASHA)的資料,在健康高齡人士當中,約28%人在嗆到時是完全不會咳嗽的;部分研究也顯示,急性中風患者約有27%出現無聲吸入。這些沒有被咳出來的液體和附帶著的細菌一旦入了肺,就會持續地侵蝕著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

如何安全飲水免嗆到?

他分享3個長者安全飲水的建議,這些建議均符合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的指導原則:

 

1. 坐直,下巴微收 (Chin Tuck)

這是最基礎、也最關鍵的姿勢。長者飲水時務必坐直,下巴稍微往下收,這個動作能縮小咽喉入口,提升安全性。

2. 控制每一口的量

使用容量較小的杯子,讓長者一次一小口地慢慢喝,給予喉嚨足夠的反應時間。

3. 選擇適當的容器

選擇一些特殊設計給吞嚥困難問題人士用的杯子,其特殊設計讓使用者在飲水時不需抬頭,可避免鼻子卡到杯子,就能輕鬆維持「下巴微收」的安全姿勢。

他提醒,長者們飲水時如果做了以上的調整,卻還是在飲食時頻繁地咳嗽,進食後喉嚨發出「呼嚕呼嚕」,甚至反覆地出現找不出原因的發燒或肺炎,就務必提高警覺。建議帶長輩到耳鼻喉科求診檢查,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

長者吞嚥困難有何健康風險?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長者若有吞嚥困難問題,可導致進食或飲水時出現咳嗽或嗆到、食物卡在食道不上不下或倒流入鼻、半夜咳醒、口腔異味、流口水等狀況,嚴重可引致吸入性肺炎、氣管阻塞,或者導致營養不良及脫水。因應不同程度的吞嚥問題,長者應由醫護人員評估及提供改善建議。以了進食安全,一般建議吞嚥困難長者參考以下原則:

  • 避免在精神混亂時進食,例如:剛睡醒時
  • 減少進食時的環境滋擾,令精神更集中
  • 選擇適合長者口部功能的食物質地,例如糊狀食物、全黏的(較濃厚的忌廉湯)或半黏的(較濃厚的果汁)流質食物。
  • 使用合適的食具進食或餵飼,例如較小型的湯匙、粗柄匙、筷子輔助器等
  • 保持良好的進食姿勢,維持坐姿正確,不宜躺著進食,進食時切忌將頭仰後
  • 強化口部肌肉運動能提高咀嚼能力,可向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或其他醫護人員查詢
  • 選取高營養食物以攝取足夠的養分

甚麼是吸入性肺炎?

根據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資料,吸入性肺炎是指是有外物(包括:食物、液體、唾液、分泌物)進入氣管和肺部後所造成的肺部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外物不易進入呼吸道。即使少量誤吸,正常人一般能夠以咳嗽把外物排出。惟身體自我保護機制較弱的患者可能會缺乏咳嗽反應來清除呼吸道的外物,加上吞嚥問題可導致咽部的外物反覆地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容易發生在長期臥床、中風、昏迷或有吞嚥困難的患者,除了增加住院時間,嚴重時會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延伸閱讀:30秒吞嚥自測知健康 吞嚥不足這次數 恐患癌/中風/腦退化

---

相關文章:

長者吞嚥問題|飲水嗆到咳嗽恐有吞嚥困難 小心9大症狀 防哽塞窒息喪命

長者易有吞嚥困難嚴重可致命!5類人風險高?咳嗽是症狀?小心6大徵兆+5大飲食宜忌

長壽專家推介10大抗衰老食物 防肌肉流失/腦退化 長期護理需求減46%

老人斑是身體發炎警號!醫生公開飲食淡斑貼士 不搽美白產品1年去斑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