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PRO|女士更年期後易骨質疏鬆 只喝牛奶補鈣未必夠?營養師教多吃4類食物更健骨

更新時間:18:20 2025-10-16 HKT
發佈時間:18:20 2025-10-16 HKT

本港50歲以上人士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高達37%,更年期後女性中約有一半患有該疾病,顯示骨質疏鬆在本港普遍存在。澳洲註冊營養師袁凱琪(Kiki)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預防骨質疏鬆除攝取充足鈣質外,其他關鍵營養素對骨骼健康亦不可或缺。

更年期後易骨質疏鬆 只喝牛奶補鈣未必夠?

袁凱琪表示,隨著年齡增長,骨質自然流失的速度加快,尤其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骨質流失速度會進一步加劇。袁凱琪提醒,年長者應特別關注骨質健康,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及過量飲酒,均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缺乏規律的負重運動亦導致骨骼刺激不足,加速骨質流失。此外,家族性骨折病史及服用某些癌症治療藥物的患者,骨質疏鬆風險亦顯著提升。

部分慢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腎臟疾病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亦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若日常飲食缺乏鈣質、蛋白質、維他命D及維他命K等營養素,或長期缺乏日曬,亦易罹患骨質疏鬆。

 【同場加映】骨質疏鬆症狀+高危一族

 

如何飲用奶類有效補鈣?

袁凱琪強調,鈣質是維持骨密度與骨骼結構的核心元素。不過,據香港營養師協會今年曾進行本港長者營養篩查,結果顯示有94.1%受訪長者奶類攝取不足。另據2021社區流動營養診所試驗計劃顯示,本港有91.9%兒童奶類攝取不足。

袁凱琪指出,各年齡層的每日奶類攝取份量應如下:

  • 幼童、兒童、青少年(2-17歲):每天2份奶類,助達高峰骨量;2歲或以上,建議選擇低脂奶及其製品。
  • 成年人:每天1-2份奶類,維持骨質密度。
  • 長者:每天1-2份奶類,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

至於1份奶類的份量,袁凱琪表示約相等於1杯高鈣低脂奶或高鈣植物奶,或2片高鈣低脂芝士 ,或1盒(150克)低脂乳酪。她建議每日可在吃早餐時搭配奶類飲用,增加蛋白質及鈣質攝取,對兒童情緒和集中力有幫助。另外,亦可在晚上睡前半小時飲用,幫助夜間骨骼修復,而且牛奶含色氨酸,也有助提升睡眠質素。

補充4大營養更護骨

除了鈣質外,袁凱琪表示以下4類營養對維持骨骼健康亦相當重要,當中包括:

1. 維他命D

  • 功效: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
  • 食物來源:三文魚及鯖魚。

2. 維他命K

  • 功效:對骨鈣蛋白(osteocalcin)的合成至關重要,能促進鈣質有效沉積於骨骼,減少骨質流失。
  • 食物來源:菠菜、羽衣甘藍及納豆。

3. 蛋白質

  • 功效:有助維持骨骼結構及肌肉力量,降低跌倒意外風險。
  • 食物來源:低脂肉類、雞蛋、魚類、豆腐及豆類製品。

4. 鎂質

  • 功效:促進骨骼內鈣與磷的平衡。
  • 食物來源:南瓜籽、杏仁及全穀類。

對乳糖不耐症或牛奶過敏者,袁凱琪建議選擇高鈣植物奶作為替代品。她又提醒,避免過量服用營養補充劑,應根據個人需求調整,以免引發腎結石等健康問題,提倡均衡飲食為骨骼健康之本。

延伸閱讀:女士50歲後骨質疏鬆易骨折 專家票選10大護骨食物 這種擊敗牛奶/雞蛋奪冠!

---

相關文章:

銀髮族必吃11種抗衰老食物 預防骨質疏鬆/腦退化 牛油果、藍莓齊上榜!

餐桌上1配菜竟比肉類高鈣80倍 防癌抗老/防骨質疏鬆 長者/更年期女性必吃!

提早骨質疏鬆恐患腎病!1原因再補鈣都無用 醫生拆解3階段致骨骼變脆

27歲男腰痛竟是嚴重骨質疏鬆 比70歲老人更差 醫生揭4日常習慣惹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