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煙不會患肺癌?醫生拆解12大癌症迷思 為何防癌靠免疫力未必夠?
發佈時間:11:24 2025-09-27 HKT

【防癌飲食/癌症迷思/致癌】不吸煙就不會患肺癌?日常生活及網絡上充斥各種癌症迷思、防癌方法,到底哪些才是正確資訊?有醫生列出12個癌症迷思,並逐一拆解。
醫生拆解12個癌症迷思 吃燒焦食物致癌嗎?
癌症是許多人關心的健康議題,根據《週刊女性 Prime》報道,外科醫生兼腫瘤內科大場大醫生列出12個癌症迷思,以供參考:
癌症迷思|1. 有癌症家族史患病風險較高?
許多接受內窺鏡檢查的患者,都是因為有癌症家族史(遺傳性或家族性癌症)。家庭成員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相似,血親之間也會有相似的基因。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基因會因同一種壓力而反覆受損,從而呈現出癌症家族史的表象。
但其實遺傳性或家族性癌症佔所有癌症中的比例不到10%。而父母患有某種癌症,或母系親屬中有多位死於癌症,並不一定意味著有癌症家族病史。
癌症迷思|2. 吃燒焦的食物會致癌?
高溫烹調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和魚)會產生一種名為雜環胺(HCAs)的致癌化學物質,尤其是在燒焦部位,但燒焦食物在多大程度上會致癌尚無科學根據。
有美國研究稱,食用高溫烹調牛肉的人患胃癌的風險更高。另外,日本的一項研究分析了7種烤魚、烤雞肉串和烤肉,發現高溫烹飪食物時會檢測到高濃度的雜環胺,而烤魚皮(尤其是燒焦明顯的部分)中的雜環胺含量是魚肉的2到20倍。但現實來說,一般人不會每天吃燒焦的食物,只要盡量減少吃,沒必要過度擔心致癌風險。
癌症迷思|3. 免疫力強可防癌症?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癌細胞在體內誕生,再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清除。雖然這種機制確實存在,但依賴免疫系統很難有效地預防癌症。
因為癌細胞善於逃避免疫系統監視,它們會默默地生存,急切地等待著無限繁殖的機會。如果再加上某種致癌風險因素,癌細胞就會贏得生存之戰,因此僅靠免疫力無法預防癌症。
癌症迷思|4. 健康檢查可預防癌症?
除了政府提供的健康檢查外,有些人可能會自費檢查。這對於及早預防和找出癌症是一個好主意,但務必留意篩檢的質素。檢查費用高昂,但很多機構/診所的水平良莠不齊,要警惕那些院長或主治醫生頻繁更換的機構。
癌症迷思|5. 利用線蟲進行早期癌症檢測?
近年被吹捧的線蟲檢測是一種粗糙的檢測方法,不但尚未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批。大場醫生更提到,有近10名患者在線蟲檢測呈陽性後向他求醫,進行全身檢查後,詳細的檢測結果顯示,他們中沒有1人患有癌症。
癌症迷思|6. 醫療機構網站的資訊一定正確?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會上網搜尋資訊,但醫學方面要特別謹慎。因為網絡和社群媒體容易傳播謠言和虛假醫療資訊。對於癌症來說,某些資訊可能關乎生死,因此謹慎判斷至關重要。
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日文版Yahoo和Google的上搜尋「肺癌」,找到正確資訊的機率不到50%。相較之下,在美國使用相同搜尋引擎,找到正確資訊的成功率約為80%。所以不要僅僅因為資訊出現在搜尋結果或醫療機構的網站上就盲目相信。
癌症迷思|7. 通過了大便隱血測試就不會患大腸癌?
大便隱血測試是一種簡單且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檢測。然而,一周後再次進行檢查,原本陽性的結果竟變為陰性的情況並不少見。此外,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並不意味著沒有患大腸癌。因此,大場醫生強烈建議至少照1次大腸鏡,以對大腸內部進行直接而全面的檢查。
癌症迷思|8. 患胃癌做鋇劑造影檢查就足夠?
胃癌篩檢有2種方法:胃部X光檢查(食道及胃部鋇劑造影)和胃鏡。大場醫生認為,食道及胃部鋇劑造影檢查弊大於利。
首先,鋇劑造影會讓人非常不舒服、或會黏附大腸上,導致便秘、腹痛、腸阻塞。據說鋇劑檢查的輻射量是胸部X光檢查的50倍以上。此外,如果檢查確定了癌症,最終還是需要進行胃鏡檢查。與其每年進行1次鋇劑檢查,不如改為每2-3年進行1次胃鏡。
癌症迷思|9. 不吸煙就不會患肺癌?
吸煙是癌症的明確風險因素,不僅會增加肺癌的風險,還會增加乳癌、大腸癌、胃癌,以及所有其他癌症的風險。但最大的問題是吸二手煙,代表從不吸煙的人也面臨肺癌的風險。
癌症迷思|10. 只喝一點酒就不會患肝癌?
飲酒也是所有癌症的危險因子。飲酒後容易臉紅的人需要格外小心,對於他們來說,飲酒相當於攝取一種會導致食道癌、頭頸癌和肝癌的物質。酒精在體內分解時會產生乙醛。宿醉引起的頭痛、噁心和心悸都是由這種有害物質引起的,它也是癌症的危險因子。然而,在飲酒後容易臉紅的人體內,將乙醛分解成無害乙酸所需的酵素功能異常。因此,乙醛很容易在血液中積聚,增加患癌風險。
癌症迷思|11. 運動沒有預防癌症的作用?
研究表明,日常運動可以降低男性患大腸癌、肝癌和胰臟癌的風險,運動亦可降低女性患胃癌的風險。運動不僅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建議65歲以下人士每天步行60分鐘,每周增加60分鐘帶氧運動,65歲以上人士則每天在自身能力範圍內進行約40分鐘的步行運動。
癌症迷思|12. 預防癌症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
預防癌症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但仍要盡量預防。1級預防目的是從源頭預防癌症的發生;2級預防即篩檢,則希望盡快發現癌症,早發現、早治療。
資料來源:《週刊女性 Prime》
延伸閱讀:防慢性病防癌要吃三文魚?研究揭12種超強抗發炎食物 這種零食上榜
相關文章:
哈佛研究20年證實!5大超級食物抗發炎 更防癌/中風/腦退化症
慢性發炎恐變糖尿病癌症!常吃5類食物易中招 推介5大食物防癌抗發炎
「慢性發炎」超傷器官 營養師教自測7大症狀 6種天然食物抗發炎 水腫是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