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濕疹患者職場飽受歧視 考DSE濕疹爆發25歲港男停學求職受挫 曾遭顧客當面指罵:咁污糟就唔好返工
發佈時間:12:00 2025-09-14 HKT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每5人便有1人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估計本港患者人數達150萬人。反覆發作的皮膚痕癢和受損導致患者情緒困擾,影響自信心與人際關係,特別對於年輕患者影響更甚。25歲的郭先生當年應考DSE之際濕疹大爆發,其後8年病情一直不受控制,使用類固醇都沒有幫助,在求學和求職都面臨極大的困擾,甚至飽受歧視,讓他一度出現輕生念頭。
濕疹損害患者學業社交發展 34%遭受職場歧視
正值9月14日為世界濕疹關注日之際,濕疹關注組聯合香港醫護聯盟日前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了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講解濕疹對年輕患者求學與就業的深遠影響,以及濕疹治療新趨勢。劉醫生強調,濕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其影響已遠超生理層面,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關係以至社會生產力均帶來沉重負擔。
劉醫生引用國際研究數據指出,多達 39.3%患濕疹學生遭受校園欺凌,對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擊,引發內向、自卑,甚至產生社交恐懼症;65.6%患濕疹學生出現自我孤立行為,刻意迴避社交活動,剝奪了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發展社交技能的機會。長遠影響他們與朋友、伴侶及同事的互動。
濕疹對學業成績的影響也顯而易見。研究顯示,17.2%學生每週至少有一天因濕疹發作而缺課、遲到或早退,全年可達50天以上。長期缺課和精神不濟直接導致學業成績下滑,進而影響未來的升學和職業發展機會,加重心理壓力致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在職場方面,33.9%員工表示因患濕疹在職場遭歧視,例如面試時因外觀問題不被錄用,或因病情而晉升受阻。一項2025年的研究顯示,18.6%患者曾因濕疹中斷工作,平均中斷26.3天,不僅對患者造成經濟負擔,也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感。
25歲嚴重濕疹被迫停學 被歧視誤解「幾乎與世隔絕」
年輕濕疹患者25歲的郭先生分享,自中學時代已有濕疹,初時不是很嚴重,「直至要準備考DSE,可能因為壓力大,濕疹就開始像火山爆發般一發不可收拾。脫皮像雪花般,又會『出水』,弄濕衫褲;晚上睡覺抓癢抓到天光,床單都是血漬。上堂當然沒精神,腦袋一片空白。」連老師都忍不住對他說:「你咁樣點可以專心上堂?」
「但我真的控制不了。」郭先生當時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變得自卑又在意別人的目光。
後來郭先生在便利店兼職又曾被顧客歧視,直接當面對他說:「『你咁污糟就唔好返工啦,會整污糟啲嘢!』我當場忍不住哭了,真的很委屈。身體脫皮和發紅令人誤會、傷害我,那種傷害十分深,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DSE考試結束後,郭先生順利考入IVE,但濕疹病情持續惡化。「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入急症室多次,因為抓到皮膚全爛,還會發炎。政府醫院給的傳統藥物及類固醇都沒效,煎熬像沒止境一樣,令我感到非常絕望。入讀IVE三個月後,由於病情太嚴重以致個人很虛弱,被迫要停學。」
停學後,郭先生的濕疹情況更糟糕;加上適逢新冠疫情,社會經濟低迷,求職也異常艱難。「我不出街不見人,差不多與世隔絕。這段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甚至曾經有輕生念頭。」
郭先生多年來在政府醫院一直以類固醇、口服抑制劑及藥膏醫治濕疹,但效果不理想,病情反覆。最近終於可以開始打生物製劑,病情好轉令他回復信心搵工,重新面對社會。但他十分擔心:「早前見工時僱主都有問我病情,會不會影響工作,我覺得一般僱主都不想聘請濕疹患者,擔心經常請病假,或者影響公司形象。現在又碰上青年人失業率高,我們濕疹年輕患者搵工更困難,不知自己將來怎樣,前路茫茫。」
32歲女濕疹反覆求職難 面試多無回音
另一位年輕濕疹患者姚小姐現年32歲,自小已有濕疹,情況時好時壞。初時她在政府醫院求診,用類固醇效用不大,還有不少副作用;父母又帶她看「神醫」,試過很多偏方,依然沒好轉,直到長大便自己決定放棄醫治。惟濕疹一直困擾著她說。
「大專畢業後找工作,8年內我見工無數,也做過十多份工作,大部份是散工,多份長工都過不到試用期。病情好的時候會較易搵工,但一發作,因為皮膚紅腫、出水、脫皮等很影響外觀,在求職及工作上都遇到不少挫折,每一次被拒絕,每一次被歧視,都大大打擊自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一次姚小姐應徵藥廠工場文員,填表時需要填寫是否有皮膚病,如實填寫後結果面試完就沒下文;又有一次應徵社區中心助理,面試人員婉轉暗示她的皮膚狀況可能會嚇到小朋友;最離譜一次,面試中醫助理,結果面試人員由應徵變成問診,問她有沒試過用中藥醫治。
後來姚小姐決定重新開始接受醫治。「痕癢、紅腫少了,終於可以睡個好覺,個人都精神很多。因為病情有好轉,剛剛找到一份長工,真的很開心,很感恩。」
生物製劑藥費高昂 社區藥房資助減患者負擔
劉顏銘醫生提到,生物製劑精準針對免疫系統中導致濕疹發病的發炎因子,從根源上阻斷炎症反應,顯著減少痕癢,改善皮膚屏障功能。相比傳統口服免疫力抑制劑,生物製劑療效更理想,副作用相對較少,亦毋須緊密及定期為患者抽血。
現時香港有兩款已經獲衞生署註冊的生物製劑,其中一款於2018年註冊,而另一款則於今年年中引入本港,適合12歲或以上濕疹患者,並有社區藥房提供藥費資助,為患者提供多一種有效針對中至重度濕疹治療的選擇,更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社工黃敏兒隨後介紹現時公營機構提供的藥物支援: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一些較昂貴濕疹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JAK抑制劑,都已納入政府的「安全網」。郭先生本來的生物製劑藥費每月要數千元,後來成功申請撒瑪利亞基金全數資助藥費大大減低負擔。
惟黃敏兒表示,申請資助的門檻頗高,因各種原因未能申請政府資助的患者可考慮透過非牟利社區藥房,有機會從更簡單的渠道獲得藥費資助。急需新型治療但又面臨經濟壓力的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患者,可向專科醫生查詢相關資助詳情,把握治療機會。
濕疹關注組推出免費心理輔導服務
濕疹關注組亦已推出濕疹患者免費心理輔導服務,為有需要的濕疹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專業的心理及支援服務,即時協助他們人舒緩情緒困擾和減輕壓力,服務費用全免。
立法會議員林振昇總結指,年青人是未來社會棟樑,而濕疹年青患者無論在學業,求職及工作時面臨諸多挑戰,可幸社會各界已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支援網絡,從政府的「安全網」到非牟利機構的藥物援助和心理輔導,都在努力為患者提供幫助。他呼籲患者積極了解並善用這些資源,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能繼續關注濕疹患者的需求,政府也加大力度投放多點資源,共同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友善、更包容的環境,讓每一位濕疹患者走出困境,活出精彩的人生。
延伸閱讀:女子耳朵生濕疹 流黃水流濕枕頭袋 中醫治療1個月皮膚回復平滑 附濕疹戒口食物
---
相關文章:
港女通宵工作全身濕疹爆發 背部肚皮滿布紅疹 服中藥1個月回復光滑 附紓緩方法
濕疹飲食丨轉季濕疹牛皮癬易復發 忌吃10類食物!薯仔越吃越痕?
5歲以下濕疹港童近萬人 嚴重者1年求醫23次 新療法改善濕疹達75%成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