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神秘病毒被韓列為一級傳染病 致死率高達75%無藥可治 4招減感染風險

更新時間:12:49 2025-09-10 HKT
發佈時間:12:49 2025-09-10 HKT

南韓疾病管理廳(KDCA)於9月8日正式將「尼帕病毒感染」(Nipah Virus Infection)列為第一級傳染病,與新冠病毒同屬最高級別。目前全球尚無有效的尼帕病毒疫苗及特效治療藥物,致死率高達更75%,到底日常可如何預防及減低感染風險?

南韓列「尼帕病毒」為一級傳染病 致死率達75%

綜合外媒報道,近期尼帕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孟加拉。在2025年,印度新增4宗感染個案,孟加拉則有3人受感染,全部8名患者均死亡。南韓至今尚未報告任何尼帕病毒病例。

南韓疾病管理廳於8日宣布,將尼帕病毒感染指定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出現個案時需要立即通報,並在必要時對患者進行隔離。當局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尼帕病毒指定為可能引發公共衛生危機的重點病原體,印度、孟加拉等亞洲地區出現零星但持續的疫情。當局已將印度和孟加拉指定為「檢疫管理地區」,所有從該兩國入境的人士須完成健康申報,如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須向檢疫人員報告健康狀況。

尼帕病毒感染可能出現甚麼徵狀?

據世衞資料指,尼帕病毒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可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傳播給人類,或者直接人傳人。尼帕病毒感染最早出現於1999年,在馬來西亞的一個養豬場爆發的疫情,並以首次報告病毒的地區命名。世衞估計,病例死亡率估計為40-75%,目前沒有可用於人類或動物的療法或疫苗,治療主要限於支持療法。

感染尼帕病毒有何病徵?

 

感染尼帕病毒病徵+併發症:

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尼帕病毒感染患者可以沒有徵狀。如有症狀通常在感染後約4-14天開始出現,潛伏期亦可能長達45天。

  • 早期徵狀包括與流感類似的徵狀,如發燒、頭痛、嘔吐、喉嚨痛和肌肉酸痛。
  • 其他徵狀包括頭暈、嗜睡和知覺下降。
  • 嚴重的病例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如肺炎、癲癇、腦炎、昏迷,甚至死亡。
  • 在急性腦炎康復的患者中,約有20%可能持續出現神經線的問題。

傳播途徑

  • 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呼吸道飛沫、鼻腔分泌物和組織傳播。
  • 通過食用受感染蝙蝠尿液、糞便或唾液污染的食物而傳播,通常是水果或水果產品(特別是椰棗原汁)。
  • 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曾在病人的家庭和醫療機構中報告。

如何預防尼帕病毒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現時尚未有預防尼帕病毒感染的疫苗,提醒在前往受尼帕病毒影響的地方時,應採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染病的農場動物,尤其是蝙蝠、養殖豬、馬、家貓和野貓。
  • 避免前往蝙蝠棲息地。
  • 注重個人衞生,經常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特別是接觸動物或其分泌物/糞便後,及照顧或探望病人後。
  • 注意食物衞生,在食用水果前應徹底洗淨並去皮,切勿進食可能被蝙蝠咬過或從地上檢起的水果。避免飲用生的椰棗原汁、棕櫚汁或其他果汁。

延伸閱讀:旅行必備甚麼平安藥?醫生公開10款傍身藥物 吃這種罐頭不用藥物也止瀉!

---

相關文章:

日韓流感嚴重!醫生旅行必備8種中西成藥 退燒/止咳/止瀉/止嘔/收鼻水

基孔肯雅熱|廣東爆發逾2600宗病例 醫生拆解傳入本港風險 恐致肝炎/腦膜炎/心肌炎

男子遊泰體驗街頭按摩 腿部翌日爆膿瘡患毛囊炎 醫生揭4要素成染惡菌關鍵

日本百日咳單周確診突破千人 今年逾7000人中招 拆解傳播途徑/症狀/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