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搭飛機1種坐姿最致命 恐釀血栓入肺 專家教保命3招
發佈時間:13:08 2025-08-25 HKT

【血栓風險】不少港人都熱愛旅遊,不過有物理治療師警告,搭飛機如果長期維持一種座姿,隨時導致血栓入肺致命。要避免血栓風險,他分享搭機3大貼士,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令機程更舒適。
血栓|搭飛機1種坐姿最致命 恐釀血栓入肺
根據《Daily Mail》報道,物理治療師Bethany Tomlinson指出,乘坐飛機時要避免翹腳,這種坐姿會妨礙血液循環,並增加深部靜脈血栓(DVT)形成的風險;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更會對關節造成壓力,導致關節僵硬和腫脹,尤其是膝蓋、腳踝和臀部。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靜脈血栓栓塞症包括因血塊而引起的深層靜脈血栓(經濟艙綜合症)和肺栓塞。深層靜脈血栓是指血塊在其中一條深層靜脈內形成,最常見在小腿出現。若血塊有部分脫落,隨著血液流動,並堵塞肺部的血管,便會引致肺栓塞,嚴重的肺栓塞可以致命。
【同場加映】機艙症候群10大症狀 腳腫疼痛是警號?
搭機3招保命防血栓形成:
Tomlinson提出坐飛機的正確坐姿建議,並分享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有助活動關節及改善血液循環。
1. 微微抬高雙腿
完整坐在座位裡,放鬆肩膀,靠在椅背上支撐背部。如果前面座位下方有腳踏,可以踩著稍微抬高雙腿。
2. 每隔1-2小時站起來活動身體
站立時在雙腳間交換重心,保持膝蓋微微彎曲並進行輕微伸展,活動關節,避免下肢承受太大壓力。
3. 坐姿運動
有一些輕鬆的運動在飛機座位上也做得到,例如頸部伸展、轉動肩膀和抱膝。
深層靜脈血栓/肺栓塞有甚麼症狀?
衞生署指,在飛機上長時間坐著不動可導致下肢的靜脈血液流動速度減慢,以及增加血液黏度,兩種狀況均有助於血塊的形成。世衞報告估計,健康人士每次乘坐超過4小時的飛機航程及長時間坐著不動,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症
的絕對風險約為6000分之1。事實上,不論是乘坐飛機、汽車、巴士或火車,乘坐時間超過4小時的旅客也同樣
面對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
- 深層靜脈血栓可以沒有病徵,然而當血塊在腿部的深層靜脈形成,受影響部位通常出現的症狀包括疼痛和紅腫。
- 肺栓塞可引起的症狀如胸口痛、心跳急速及/或不規則、呼吸困難或咳血。
- 在嚴重個案當中,可以引致虛脫和突然死亡。
6招預防深層靜脈血栓/經濟艙綜合症
衞生署建議,所有乘客在航程期間可採取以下措施,以減低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
- 定時做腳部及腿部運動。在航程狀況許可下,在通道上走動一會,以保持血液循環和防止腿部血液不流通。
- 把行李放在行李櫃內,而不要放在腳邊附近範圍,以免妨礙腿部活動。
- 穿著鬆身的衣物,尤其腰部和小腿的衣物不可太緊。
- 補充足夠的水分。不要喝酒和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茶、咖啡和可樂,會促使體內水分隨尿液排出。
- 個別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高風險人士,在乘坐飛機前應先徵詢家庭醫生的意見。
- 如懷疑在航程期間或之後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症,應立刻求醫。
延伸閱讀:經常蹺腳易有「烏龜頸」?專家揭暗藏6大風險 小心血栓/脊椎側彎
---
相關文章:
久坐恐增40%死亡風險 醫生教每日做30秒輕鬆動作 護腦延壽逆轉短命危機
長期翹腳坐恐致坐骨神經痛 傷及「大陣」手尾長!專家教做3大動作伸展改善
醫生教5招搭地鐵做運動!坐住做防水腫/抗疲勞 每日做10分鐘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