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水腫恐血管堵塞?握拳30秒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 醫生教6招護血管
發佈時間:15:34 2025-08-21 HKT

【血管健康】保持血管健康可預防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醫生指,當手腳出現4大症狀恐屬血管堵塞徵兆,嚴重者甚至會引起中風及心臟病等。要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水平,醫生表示原來只要握緊拳頭30秒,已可自測血管的健康情況。
雙腳水腫恐血管堵塞?手腳4種異常自測血管問題
根據《生命時報》報道,遼寧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石蘊琦醫生及河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惠卿醫生接受表示,血管屬於連接與運輸的管道系統,一旦發生堵塞,可能導致器官缺血,引發各種不適症狀,甚至危及生命。雖然體內血管無法直接觀察或觸摸,但若然出現血管堵塞,手腳可能會有以下4種異常現象:
血管堵塞 手腳會出現甚麼症狀?
血管堵塞症狀|1. 手腳冰涼/發麻
血液不僅負責輸送氧氣和養分,同時也將體內熱能傳遞至全身各處以維持體溫。當血管內脂肪逐漸堆積導致管腔變窄,血流受阻時,手腳部位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與氧氣供應,因而產生手腳冰涼及麻痺的症狀。
血管堵塞症狀|2. 頻繁抽筋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或阻塞時,初期常見腿部抽筋症狀,且多於活動時發作。動脈硬化會減少腿部血液供應,導致血流不順暢,代謝廢物無法被血液帶走。當這些代謝廢物累積至一定濃度時,便會刺激肌肉收縮,進而引發疼痛性抽筋。
血管堵塞症狀|3. 水腫
當血管循環受阻時,可能引發身體局部水腫。此類水腫通常會隨著體位改變,尤其常發生於身體下垂部位,例如雙腿。一般而言,腎病導致的水腫多見於小腿腫脹,而血管阻塞引起的水腫則多從腳踝部位開始顯現。
血管堵塞症狀|4. 下肢活動性疼痛
僅行走數百米就因疼痛被迫停下,則可能患有「間歇性跛行」。此症狀代表下肢的動脈可能已出現阻塞,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以避免血管完全阻塞導致肢體壞死而需截肢。
醫生教2大動作自測 握拳30秒即知血管健康
石蘊琦醫生及劉惠卿醫生提出2種簡易方法,可自測血管健康程度:
1. 握拳檢測法
- 步驟1:用力緊握拳頭30秒,手掌皮膚因受壓迫會呈現暫時性蒼白現象。
- 步驟2:仔細觀察鬆開拳頭後的血色恢復時間。
在正常狀態下,鬆開拳頭後手掌應能迅速恢復紅潤;倘若手掌的血色恢復時間超過20秒,則可能代表存在動脈硬化或血液循環不良的狀況,有機會增加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
2.下肢抬高檢測法
- 步驟1:在床邊採仰臥姿勢,將一邊大腿抬高至70°-80°,維持此姿勢約1分鐘(若無法自行保持姿勢可請他人協助)。
- 步驟2:1分鐘後緩慢將腿部垂放至床緣,全程觀察下肢膚色變化。
若測試過程中下肢任何部位出現蒼白或蠟黃色變化,且下垂後45秒內未能恢復正常膚色,或出現下肢膚色不均現象,即代表動脈血液供應可能已出現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
需特別注意的是,若未及時處理下肢血管缺血問題,患者行走時可能出現腿部疼痛,嚴重時會伴隨皮膚溫度降低,甚至發展至皮膚潰瘍且傷口難以癒合等,務必提高警覺。
6大方法保護血管 每日必做30分鐘這運動
石醫生及劉醫生指出,若想維護血管健康和保持血管彈性,需從以下6大日常習慣著手:
1. 適量補充水分
當身體處於缺水狀態,會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阻力增大且流速減緩,進而提高血栓形成的風險,間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建議:
- 成年男性每日飲水量:1.7L
- 成年女性每日飲水量:1.5L
- 最佳飲水方式:少量多次、小口慢飲。若活動量較大或處於高溫乾燥環境時,可適度增加飲水量。
需特別注意的是,患有心臟或腎臟疾病的患者,其飲水量應嚴格遵循醫生指示進行調整。
2. 均衡飲食
高油、高鈉、高糖的重口味飲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血液循環負擔。日常飲食應注重營養均衡,多攝取新鮮蔬果,減少進食油膩、刺激性及辛辣的食物。建議可多選擇以下食材:
促進血液循環的食材
- 黑木耳
- 生薑
- 大蒜
- 洋蔥
- 綠茶
富含維他命的食材
- 冬瓜
- 小白菜
- 海帶
- 番茄
以上食材不但可幫助清除血管代謝廢物,降低血液黏稠度,更有效預防血管腔狹窄及血栓形成。
3. 不捱夜
捱夜易導致生理時鐘紊亂,促使身體過度分泌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進而造成血流速度減緩與血液黏稠度上升。建議維持規律生活作息,盡量於晚間11點前睡覺。
4. 戒烟戒酒
香煙與酒精對血管健康危害極大,研究顯示,吸煙和喝酒會使血液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5. 保持愉悅心情
開懷大笑能有效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順暢。當心情保持放鬆狀態時,血壓也能維持相對穩定。
6. 多走路
規律運動能強化心臟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其中多走路是極佳的選擇。走路可維持有氧代謝狀態,增強心肺耐力,預防血脂沉積於血管壁,降低血栓形成風險。建議每日快步走30分鐘,以達到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的程度為佳。
資料來源:《生命時報》
延伸閱讀:專家嚴選10大最強通血管食物 護心血管降血壓防中風 牛油果/洋蔥不入三甲?
---
相關文章:
血管健康|87歲醫生沒中風高血壓 常吃7類食物 強化血管健步如飛
40歲後血管老化易中風/腦退化 喝1款茶逆轉血管年齡 醫生教自測血管健康
行路暗藏中風危機?10種步姿屬塞血管警號 易氣喘/常腳麻代表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