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進出冷氣房要小心!醫生警告溫差過大恐中暑/心肌梗塞 3招助安全降溫
發佈時間:11:03 2025-08-13 HKT

【中暑】天氣炎熱高溫,不少人會開冷氣消暑,不過原來頻繁進出冷氣房亦易傷心臟?有醫生指出,在高溫天氣下若常常進出溫差過大的冷氣房,恐誘發中暑與心臟病,到底在高溫天氣下應如何調節冷氣溫度,避免傷身?
中暑|進出冷氣房要小心 溫差過大恐中暑/心肌梗塞
根據日媒《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報道,日本外科醫生伊藤博道指出,各地持續出現極端高溫,除了容易中暑外,更需警惕「熱休克」現象。在夏季空調使用頻繁之際,當從涼爽室內突然進入近40℃的戶外環境時,血管會急速擴張導致血壓驟降而引發熱休克。雖然熱休克常被認為是冬季問題,但夏季也常存在劇烈溫差,此時同樣可能發生熱休克,且近年統計發現,夏季發生中風與心肌梗塞的機率也較高,不僅限於冬季。
伊藤博道醫生表示,無論是從冷氣房突然進入高溫戶外,或是從炎熱環境快速進入過冷室內,都會對血管造成巨大負擔,進而導致心臟和大腦的血管出現問題。當室內空調溫度設定過低時,與外界形成的溫差會導致血管異常收縮、血壓急遽上升,大幅增加熱休克發生風險。更值得注意的是,當溫差超過10℃,甚至達到15℃時,熱休克發生機率將顯著提升。此外,熱休克風險不僅限於高齡者,各年齡層都應提高警覺。
中暑|3招助安全降溫防熱休克 吃這類食物也有效
伊藤博道醫生指出,戶外氣溫高達40℃的情況下,將空調溫差控制在10℃以內這項建議執行難度較高。因此,他提出3招段降溫方法:
- 先將空調設定在較高溫度,15-20分鐘後再調降2-3℃。
- 先沖涼讓體溫自然下降,再返回冷氣房。
- 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例如檸檬汁、西蘭花,有助維持血管彈性並穩定血壓波動。
他特別提醒,雖然夏季常想暢飲冰涼啤酒,但酒精的利尿作用可能加劇脫水問題需多加注意。
中暑|甚麼是熱休克?5類人群風險高
根據日本大阪府醫療健康部的資料,「熱休克」是指由於溫度急劇變化,血壓變動很大,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荷,可導致失神、心律不正、腦出血、心肌梗塞等嚴重危機。情況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即使身體健康、沒有慢性病的人也會發生熱休克。
熱休克高風險人群:
- 長者血壓容易發生變動,維持體溫的機能也會下降
-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動脈硬化風險
- 肥胖
- 睡眠窒息症
- 心律不正
中暑|高溫天氣易中暑熱衰竭 出現11種症狀恐致命
根據衞生署資料,人在酷熱的環境裡體溫上升,身體機能便會自動調節來降溫,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可是,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生理調節不能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等情況。
熱衰竭/中暑如何分辨?
熱衰竭原因/症狀
- 原因:長時間在酷熱的戶外環境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往往會因水分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及身體器官欠缺足夠養分供應
- 症狀:頭暈、疲倦、噁心、嘔吐、心跳加速、流汗加劇、口渴、肌肉抽搐
中暑原因/症狀
- 原因:如果患者已出現熱衰竭徵狀,但仍然留在酷熱的環境中,導致身體的溫度調節系統會完全失效,體溫會上升至41°C或以上致命的水平,稱為中暑。此時,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
- 中暑症狀:皮膚燙熱、乾爽、泛紅;脈搏充盈、強烈;精神混亂,甚至全身痙攣或昏迷。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
中暑/熱衰竭有何急救方法?
根據香港紅十字會資料,當身體出現中暑及熱衰竭的時候,應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身邊人出現中暑或熱衰竭 應如何急救?
1. 把患者移至陰涼處,並致電999召救護車。
2.檢查反應:若傷者清醒,補充水分及鹽分(如電解質飲品)。
3. 盡快降溫:鬆解衣物,用扇撥涼,用溫水濕毛巾抹身。
4. 中暑注意事項:
- 若傷者昏迷,維持氣道街暢通,安置傷者於復原臥式。
- 切勿給予飲食,以免阻塞氣道。
- 在傷者頸、腋窩及腹股放置冷濕毛巾。
- 安全情況下,可考慮將傷者浸於湖泊溪水中,協助身體散熱。
- 若傷者發抖,應放緩降溫舉動。
5. 立即送院治理。
資料來源:《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日本大阪府醫療健康部、香港紅十字會
延伸閱讀:酷熱天氣易口乾 不只吃西瓜!營養師推介9大補水蔬果清熱降溫
---
相關文章:
夏天長留冷氣房易「隱形脫水」? 長者1習慣更高危 自測身體5大脫水徵兆
夏天吹冷氣易水腫 專家票選13大去水腫方法 這種飲食法擊敗補水/抬腿奪冠!
天氣炎熱易誘發心血管病!專家教夏天做好護心6件事 1原因多吃紅色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