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推介3種煮食油 防癌/抗發炎/降膽固醇 橄欖油2種煮法最有益
發佈時間:16:41 2025-07-28 HKT

日常煮食多用哪款食油?有營養師推介3種富含Omega-9的健康食油,集合防癌、抗發炎、降膽固醇等功效,並分享它們各自適合的料理配搭。當中,橄欖油雖然含高抗氧化功效,但原來只適用於2種烹調方式?
營養師推介3種煮食油 防癌/抗發炎/降膽固醇
營養師呂美寶在Facebook專頁撰文指,有意識掌握自己「吃下甚麼油」是非常重要的,能獲得抗發炎、改善代謝相關慢性病,以及預防癌症的效益。
呂美寶表示,平日外食難免會攝取較高的Omega-6脂肪酸,因此健康的基本原則是少吃高溫油炸食物。而為了平衡及幫身體「滅火」,緩解發炎,除了要適量攝取中小型魚類油脂與補充魚油,家裡的食油也要選擇有益健康的油脂,建議選擇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為主的油。
她推介以下3款Omega-9脂肪酸(油酸,Oleic acid)比例較高的油,含量約在70-80%,具有抗發炎特性之外,還含有維他命E、植物固醇、以及各自擁有的植化素,如多酚類,為抗發炎效果起到加乘作用。
營養師推薦哪種健康食油?
3大健康食油
1. 橄欖油
- 成分:含有豐富的「橄欖多酚」,如羥基酪醇和橄欖苦苷。
- 功效: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建議:冷壓初榨的橄欖油果實香氣豐富,適合涼拌與中低溫料理,比較搭配地中海型或西式料理的風味。發煙點較低,依種類不同,約為190-210°C。
2. 苦茶油
- 成分:含有多酚、茶皂素等成分。
- 功效: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與抗發炎效果。
- 建議:發煙點高於橄欖油,香氣溫潤適合搭配中式料理。建議可按烹調菜色交替運用橄欖油與苦茶油。
3. 牛油果油
- 功效:除了維他命E,其植物固醇含量更為豐富,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其葉黃素含量與其他植物油相比高很多,雖然仍然遠不及深綠色葉菜如羽衣甘藍、菠菜等,但與油脂結合的形式讓葉黃素的吸收率增加。
- 建議:牛油果油的發煙點也較高,依種類不同約在240-270°C,因此適用於較高溫的烹調。
4. 其他選擇
芥花籽油也是Omega-9較高的食油,約在55-62%,Omega-3脂肪酸則佔8-12%。雖然所含的植化素不如以上3款,不過仍歸類於健康友善的食用油。建議選擇「初榨」而非精製的芥花籽油。
如何補充好脂肪?3類食物上榜
除了烹調用油,呂美寶也分享一些適合日常用於搭配食物的油脂。因為是用於適量調味,食用量不多,卻能攝取到額外的營養成分。
1. 亞麻籽
Omega-3脂肪酸含量高,不過需在體內進行轉換,才能形成抗發炎的EPA與幫助大腦神經健康的DHA。對於吃素者也建議補充海藻油,以直接補充到DHA與EPA。
早餐不妨喝一杯整顆的亞麻籽與黃豆一起打成的亞麻籽豆漿。相比使用亞麻籽油,既可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取,又能補充到膳食纖維,更含有能幫助雌激素往健康方向(而非致癌方向)代謝的木酚素。
2. 南瓜籽、無調味芝麻
這兩種油含Omega-6比例較高,但由於只是搭配,食用量不會像烹調用油這麼高。可以選擇無調味初榨的芝麻醬,當中有鈣質、芝麻素、芝麻酚及維他命E,對於血脂代謝有正面助益;吃早餐或沙律時搭配南瓜籽,或是直接買冷壓初榨南瓜籽油當作沾醬使用,也可補充到維他命E與礦物質鋅。
3. 無調味堅果
除了直接吃低溫烘焙的無調味堅果,也可用調理機自製「綜合堅果醬」,混合合桃、杏仁、榛子等,用來拌食物或配無糖饅頭吃。
專家履歷:呂美寶
台灣營養師,資深功能醫學營養專家。
延伸閱讀:不是橄欖油!常吃這種好油胰臟癌風險降70% 降膽固醇/防腦退化也有效!
---
相關文章:
營養師不吃7種食油 恐致癌/高膽固醇/中風!這種植物油也上榜
2大護腎食油每天必吃 可降膽固醇/抗發炎 醫生公開最佳攝取量
吃錯堅果功效減?專家教分護心型/抗老型堅果 補腦降血脂要吃哪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