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薦7大超級護腦食物 腦退化風險降46% 這種水果每周吃3次有效!
發佈時間:17:10 2025-07-16 HKT

腦退化是不少人晚年的恐懼,到底吃甚麼可以避免記憶、理解、語言、學習等衰退?有研究推介7大超級食物,有助保護大腦,更可讓腦退化風險降46%,當中1種水果每星期吃3次都有效!
研究推薦7大超級護腦食物 腦退化風險降46%
根據內媒《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報道,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鬱金泰、浙大二院袁長徵團隊今年7於《Nature Human behavior》發表一項研究,研究分析了近22萬人,發現預防腦退化症的最佳飲食模式,這種飲食模式與大腦結構的保護性有關,包括大腦皮質厚度和白質纖維的完整性,相當於按下腦衰老減速鍵。此外,與飲食評分最低的人相比,最高分的人全因腦退化症風險降低46%。該飲食模式則推薦以下7大食物,有助保護大腦
甚麼食物可防腦退化?
7大超級護腦食物:
1.綠色蔬菜
根據《中國居民飲食指南(2022)》建議,每日飲食應包含蔬菜攝取,且總量不低於300克的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需佔總蔬菜攝取量的一半。深綠色蔬菜則建議選擇菠菜、菜心、芹菜葉、通菜、萵筍葉、韭菜、西蘭花、茼蒿、蘿蔔葉、芥菜及西洋菜等。
2.漿果類
漿果類水果被稱為健腦水果,而士多啤梨、黑莓與藍莓等漿果,富含的花青素,具有保護大腦免受自由基侵害的抗氧化功效,定期攝取此類水果能有效延緩認知功能衰退等腦部老化現象。需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漿果對腦部健康益處良多,但仍建議每日攝取量控制在手掌大小份量為宜,此份量既能提供充足營養又不會過量。此外,由於樹莓、士多啤梨及藍莓等漿果保鮮期較短,建議購買後盡快食用,若發現果實出現腐壞或發霉情形,應立即整顆棄置。
3.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包含柑、橙、檸檬、柚子等,而根據2017年《英國營養學雜誌》刊登一項涵蓋1.3萬人的研究顯示,相較每周攝取柑橘少於2次的人,每周食用3至4次及幾乎每日食用柑橘的人,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顯著降低,其中癡呆症風險更減少23%。《中國居民飲食指南(2022)》建議輕體力活動、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水果攝取量應控制在200至350克,約1至2顆橘子。但需特別注意,患有胃酸倒流、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者,應避免攝取有機酸含量較高的柑橘類水果。
4.禽肉
禽肉類的蛋白質含量普遍優於豬肉,其中雞肉與鵪鶉的蛋白質含量更高達約20%,且所含胺基酸種類完整,其中50.2%為人體必需胺基酸。在脂肪含量方面,禽肉普遍低於畜肉,各類禽肉脂肪含量依序為鵝肉>鴨肉>雞肉>鵪鶉。由於禽類脂肪主要集中於表皮部位,建議烹調時去除外皮。
5.蛋類
《中國居民飲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日應攝取40至50克,相當於一個完整雞蛋,並必須保留蛋黃。雞蛋在蛋白質質量與含量、脂肪酸組成及膽固醇比例等,均優於其他禽蛋類且具高性價比,鴨蛋次之。此外,對於非高膽固醇血症族群而言,每日一個雞蛋可作為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6.薯仔
薯仔碳水化合物含量與主食相近,卻遠高於多數蔬菜,更適合將其作為主食替代品。相較於精製穀物,薯仔富含鉀元素,每100克即可滿足成人每日鉀需求量的17%,而鉀可以直接促進尿液中排出多餘的鈉,有助於血壓控制,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作為部分主食替代。《中國居民飲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取50至100克薯仔替代主食,則需相應減少65克米飯攝取量。
7.橄欖油
橄欖油的核心營養優勢在於其高含量的油酸,屬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冷壓橄欖油更富含維他命E及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效。需注意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並非橄欖油所獨有,亦存在於菜籽油等其他食用油中。從營養均衡角度考量,任何單一油種,即便價格高昂,除非特殊配方調和油除外,都難以達到理想的脂肪酸平衡,因此建議採取不同油品交替使用的策略,方能獲取最全面的營養效益。
忌喝1種飲品 腦退化症風險恐增34%
報道中也指出,在2023年《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登的研究顯示,每日飲用2杯含糖飲品會使失智症風險提升34%,建议應減少攝取含糖飲品,改以白開水為主要水分來源。此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飲水時機可分為早晚各1杯,其餘時間則每隔1至2小時補充1杯水。
腦退化症早/中/晚期有何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症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症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常見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症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症狀包括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症狀(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症狀包括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健康時報》、醫管局
延伸閱讀:預防腦退化常動舌頭也有效?8招鍛煉大腦改善認知 研究揭常做家務注意力大增14%
---
相關文章:
別錯過大腦排毒黃金時段!這時間入睡最防腦退化 醫生教1種睡姿功效加倍!
變得安靜/暴躁恐腦退化 專家揭認知衰退7大徵兆 多做1類活動可預防
10萬港人患腦退化症 營養師教5pm後不做6件事可護腦 吃黑朱古力也上榜?
防腦退化|研究揭必吃這類蔬菜 大腦年輕11歲 營養師教這樣吃更護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