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0萬港人患糖尿病 醫生推介11種食物穩血糖 每日喝這種茶患病風險降33%
發佈時間:11:36 2025-07-04 HKT

【預防糖尿病/穩定血糖】本港約有7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情況相當普遍。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有醫生推介11種食物,可有效穩定血糖,其中每日喝1種茶,患糖尿病風險更可降33%。
11種食物天然穩血糖 喝這種茶糖尿病風險降33%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道,糖尿病專家矢野宏行醫生指,部分嚴格執行低碳飲食且控制糖分攝取的糖尿病患者,仍出現血糖控制不佳的狀況,這可能與水果攝取量不足有關。除水果攝取問題外,他特別推介以下11種食物,具穩定血糖功效:
甚麼食物可以穩定血糖?
11種穩血糖食物:
穩血糖食物|1. 水果
雖然水果富含維他命、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但其果糖成分仍會提升中性脂肪與脂肪肝風險。建議每日攝取量控制在80kcal以內,並優先選擇低糖水果,例如吃半個140克蘋果、1個水蜜桃200克或2個90克橙,可降低糖尿病罹患風險。
要留意的是,過量吃水果可能產生反效果,高糖水果中的香蕉、芒果、提子應節制食用。另外,需特別避免食用果乾、果醬、糖漬罐頭及果汁等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的加工製品。
穩血糖食物|2. 全麥粉
多種常見早餐食品如含麩質的甜麵包、鬆餅等小麥製品易導致血糖升高,因其麩質中的支鏈澱粉A成分會加速血糖上升,而這類食品通常還添加甜味劑,更強化升糖效應。此外,粟米片、水果穀物麥片等早餐穀物也不建議食用,因粟米本身含高糖分會增加脂肪肝風險,且水果穀物麥片中的果乾和小麥成分也會導致大幅提升血糖。
若想食用這類食品,建議可改用全麥粉製作,並搭配烚蛋、沙律、火腿或香腸等食物,能有效緩和血糖波動。有研究指出,若同時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可顯著降低飯後血糖。建議選擇高纖蔬菜或海藻製作的沙律,但應避免含薯仔、通心粉等高澱粉食材的沙律款式。
穩血糖食物|3. 混合堅果
攝取約25克(約手掌大少的份量)的混合堅果對血糖影響極微,因其屬低升糖指數(GI值)食品,糖分吸收速度緩慢。GI值係指食物中糖分吸收速率的指標,以攝取後兩小時內血糖濃度變化為測量標準,GI值55以下即歸類為低GI食品。
雖然有些人可能擔心堅果高熱量易致胖,但憑藉其強烈咀嚼感且能快速產生飽足感,屬於理想零食選擇。建議避免含鹽量高的堅果,優先選擇無調味或低鹽的堅果產品。
穩血糖食物|4.乳酪
乳酪除了是低GI食品,還含有蛋白質,能抑制食慾。若想改變口味,可選芝士條替代,但需注意避免高鈉產品,每次建議攝取2至3小塊的份量,此攝取量對血糖波動影響極微。
穩血糖食物|5.魷魚乾
不僅熱量低且屬低GI食品,更具咀嚼感能快速帶來飽足感。
穩血糖食物|6.黑朱古力
雖然黑朱古力沒有明確定義,但建議選擇可可含量70%以上的產品。有研究證實,黑朱古力原料中的可可所含的多酚類物質,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一項比較白朱古力與黑朱古力對胰島素敏感度影響的研究顯示,黑巧克力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此外,黑朱古力帶有微甜口感,能滿足想吃甜食的慾望,且每次食用2至3小塊獨立包裝的黑朱古力不會影響血糖水平。
穩血糖食物|7.梳打水
矢野宏行醫生特別建議患者將日常飲水替換為梳打水,可以讓胃部膨脹,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從而抑制暴食和零食攝取,有效預防血糖上升。若覺得無味梳打水過於單調,可添加一湯匙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蘋果醋調味。需特別注意,氣泡水會刺激胃部,應避免一次大量飲用,建議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飲用。
穩血糖食物|8.咖啡
咖啡所含的多酚成分,有降低血糖功效。一項咖啡與糖尿病關係的研究報告顯示,每日飲用240毫升以上咖啡者,其血糖值明顯低於不飲用咖啡的人群。但需特別提醒,雖然咖啡對糖尿病有益,但不建議飲用含糖的罐裝咖啡或甜牛奶咖啡,而最佳飲用方式為黑咖啡或僅添加少量牛奶不加糖。另須注意咖啡因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應於睡前4小時完成飲用。
穩血糖食物|9.綠茶
綠茶中富含的兒茶素,除了具有預防糖尿病效果,更可以減少內臟脂肪、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功效。有研究顯示,每日飲用6杯以上,比每周飲用不足一杯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3%。建議可適量攝取,但需留意綠茶同樣含有咖啡因成分,應注意飲用時間避免影響睡眠。
穩血糖食物|10.桑葉茶
桑葉茶除了有預防糖尿病的功效,其富含的α-葡萄糖苷酶,屬於一種消化酵素,能抑制飯後血糖上升,因此建議餐前飲用一杯。
穩血糖食物|11.南非國寶茶
南非國寶茶則含阿斯巴汀(aspalathin),屬於一種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劑,可消除體內自由基抑制糖尿病發生。一項動物實驗顯示,攝取南非國寶茶萃取物能降低血糖值。但需注意南非國寶茶含有大量鎂,飲用過量會導致腹瀉,建議每日攝取量以一瓶500毫升為限。
全港糖尿病患者逾70萬 留意8大初期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35歲以下人士有2%發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當中,糖尿病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並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
- 原因: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環境因素有關。
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最常見的類型,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正常或相對些微減少,但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 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體形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感到飢餓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小心2大糖尿病併發症 嚴重恐中風/截肢
據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併發症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於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狀改善後加麵包1小片或餅乾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於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嘔吐、劇渴現象、並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資料來源:《Diamond Online》、衞生署、醫管局
延伸閱讀:自測血糖不穩徵兆 5大用餐習慣防糖尿病 吃飯加1物有效!
---
相關文章:
專家票選15大降血糖食物 第1名擊敗洋蔥/秋葵 抗發炎增免疫力
糖尿病人也可吃飯?加1種調味料穩血糖 學10招不吃藥逆轉病情
患糖尿病更易中風!專家教飯後必做1動作 有效穩血糖/護心血管
75歲醫生曾患糖尿病 23年無需服藥靠1招控血糖 身體回春沒蛀牙如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