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心臟病風險增1.48倍 專家票選8招護血管 低鹽飲食不入三甲?

更新時間:13:10 2025-05-16 HKT
發佈時間:13:10 2025-05-16 HKT

要預防心臟病及中風,必須先從保護血管入手!有日媒邀請多位專家,以投票方式選出8種保護血管的生活習慣,有助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風險,當中低鹽飲食竟不入三甲?

專家票選8招護血管排名 低鹽飲食不入三甲?

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道,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屬於危及生命的疾病,而日本齒科大學客座教授渡邊尚彥表示,這兩種疾病皆由動脈硬化引起的血管阻塞問題。當血管因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因素造成管腔狹窄或完全阻塞時,將大幅提升發病風險。其實只要透過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不僅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進程,更能顯著降低血壓,從而達到減少中風與心肌梗塞等心臟病發生機率的預防效果。

報道邀請10名營養師、醫學專家及心臟科醫生,各自推介有助保護血管,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的生活習慣,並各自為這些生活習慣評分,評分標準如下:

每位專家推介第1名是10分、第2名是9分、第3名是8分,第4名是7分,第5名是6分。綜合所有專家的評分,最終得出以下8個獲得10分或以上最有效護血管的生活習慣:

保護血管的生活習慣:(第7至1位)

 

 

護血管的生活習慣排名:

第7位:每餐只吃到八分飽(10分)

這種飲食習慣能有效避免熱量攝取過量,並且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而代謝症候群被認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第7位:定期進行身體檢查(10分)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對預防心肌梗塞十分重要性,透過檢查監測心電圖變化、血脂數值及糖尿病等來評估風險因素。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建議立即求醫。

第6位:壓力管理(16分)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和血壓持續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有研究發現,經常保持笑容,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第5位:低鹽(22分)

當血液中鈉含量增加時,會導致血壓上升並損害血管彈性。建議每日鹽分攝取量為6克,也可透過簡單的飲食調整,例如改用噴霧式醬油,能有效減少鹽分攝取。

第4位:避免喝酒(32分)

喝酒會導致高血壓和肥胖,並增加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即使是採取僅周末喝酒,仍會對血管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周末過量喝酒容易引發假日心臟症候群,導致心房顫動,而這正是腦梗塞與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險因子。有研究顯示,即使少量喝酒也可能危害健康,包括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此外,有研究指出,完全戒酒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當高血壓患者減少80%酒精攝取量後,僅需1至2周血壓數值即明顯下降。為增加血液中的水分,防止血液凝結,改善血液循環,攝取充足的水分至關重要。建議透過喝水或茶來補充水分,例如大麥茶、博士茶。但需要避免喝咖啡,這類飲品有利尿作用,會導致水分流失。

第3位:充足的睡眠(32分)

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肥胖問題,肥胖更是引發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有數據顯示,每日睡眠少於5至6小時的人,罹患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48倍,而患腦中風風險則提高1.15倍。此外,提醒若有嚴重打鼻鼾或白天過度嗜睡的人,應多加留意。

第2位:禁止吸煙(43分)

香煙中含有各種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血管,加速動脈硬化,因此戒煙是預防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有數據更顯示,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戒煙後,心臟病發作頻率可降低4.5%。

第1位:規律運動(70分)

運動不足將導致肌肉流失、基礎代謝下降,進而引發內臟脂肪堆積與血液循環惡化,加速動脈硬化進程。日常應規律運動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強化下肢肌力,還有助於將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建議每天進行約30分鐘的輕度運動,例如步行,還可以踩單車。為確保運動習慣能長期維持,推薦選擇游泳等對身體負擔較小的有氧運動。有研究指出,通勤時步行10分鐘以上比步行較少的人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更低。但需要留意,過度運動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有研究顯示,劇烈慢跑特別是在晨起後進行,反而會增加中風與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高血壓有何常見症狀?頭痛/頭暈恐高危?

本港的高血壓情況非常普遍,據本港的「20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本港15-84歲人士高血壓的總患病率達29.5%。據衞生署資料顯示,高血壓是指當在休息狀態或放鬆身體時,血壓仍持續高於正常水平。如血壓持續超過140/90mmHg,便屬於高血壓。

由於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明顯病徵,往往要到併發症出現才知道患上「高血壓」,因而常被稱為「 隱形殺手」。一般而言,高血壓常見症狀如下:

  • 眩暈
  • 視線模糊不清 
  • 頭痛
  • 疲勞
  • 臉部發紅

衞生署提醒,患上高血壓而不加以治療或控制,可導致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中風、視網膜血管病變、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甚至有致命風險。血壓越高和不受控制的時間越長,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及其嚴重性越大。

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沒有明顯成因,但以下個別或綜合的因素,也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 吸煙
  • 缺乏運動
  • 肥胖
  • 精神緊張
  • 飲酒過多
  • 家庭成員是高血壓患者

其他誘發高血壓成因:

  • 腎病
  • 心臟病
  • 荷爾蒙失調
  •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類固醇)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衞生署20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

延伸閱讀:中風年殺3000港人 必吃6大食物護血管 怎樣喝咖啡降32%中風風險?

---

相關文章:

高血壓易致中風心肌梗塞 專家票選13種食物護血管 橄欖油/牛油果三甲不入?

全球每3人有1人患高血壓 專家拆解10大血壓異常種類 每天做這運動護血管

飲食高鈉多鹽易中風!專家推介護血管必吃4類食物 逆轉中風危機

第3大殺手心臟病!5種飲食法最能保護心血管!純素/低脂/低醣哪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