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2025|回南天濕氣重 易引發濕疹腸胃不適 推介11款健脾胃祛濕食物湯水
發佈時間:00:00 2025-03-20 HKT

【春分2025】2025年3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註冊中醫師陳倩如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春分正值回南天,濕氣重,容易引發腸胃、皮膚和關節不適。要在春分養生,她推介8款食物及3款湯水茶飲,幫助大家在春分期間滋陰養肝、祛濕健脾。
春分2025|春分宜養肝 濕氣重皮膚腸胃易不適
註冊中醫師陳倩如指,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意味著春天已過了一半。過了春分後,白晝逐漸比黑夜長。3月份的香港仍然潮濕,正值回南天。
春分未來一周的本港天氣:

本港天文台預測,3月20日春分當日氣溫介乎16-24°C,天晴,早上清涼,日間乾燥。
陳倩如醫師指,春天屬木,對應五臟的肝,所以春分養生以疏肝養肝為重點。肝主疏泄,主氣機升降,保持心情舒暢,有助陽氣生發;鬱悶情緒則不利肝氣運行。春天陽氣初生,養生原則是養肝配合健脾理氣,飲食上宜多食味甘、性溫、容易消化的食物。
春分濕氣重,對肝、脾影響較大。春分時節氣候多變,天氣忽冷忽熱,隨著天氣變暖,空氣中的過敏原也逐漸增多,增加了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機會。濕氣重會影響脾胃消化能力;影響皮膚正常代謝功能;而濕度與氣壓的改變則容易引致風濕關節痛。
春分常見不適:
- 消化道症狀:胃脹腹脹、腹瀉、食慾不振
- 皮膚症狀:濕疹、汗皰疹、蕁麻疹、皮膚瘙癢
- 痛症:風濕關節痛
春分養生宜吃甚麼?8大食材祛濕健脾開胃
陳倩如醫師推介8種防病祛濕食物,適合在春分濕重時候食用,調理身體:
春分8大養生食物:
1. 麥芽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消食健胃,回乳消脹
2. 玫瑰
- 性味:性溫,味甘、微苦
- 功效:行氣解鬱,活血止痛
3. 佛手
- 性溫:性溫,味辛、苦
- 功效:疏肝解鬱,理氣和中
4. 紫蘇
- 性味:性溫,味辛
- 功效:發汗解表,行氣寬中
5. 白扁豆
- 性味:性微溫,味甘
- 功效:健脾化濕、消暑
6. 韭菜
- 性味:性溫,味辛、微甘
- 功效:補腎補脾、補益陽氣
7. 小茴香
- 性味:性溫,味辛
- 功效:散寒止痛,理氣和中
8. 芫荽
- 性味:性溫,味辛
- 功效:發汗透疹,開胃消食
春分養生宜喝甚麼湯水?推介3款疏肝祛濕湯水茶飲
陳倩如醫師推介2款養生茶及1款湯水,適合壓力大、常捱夜及容易腸胃不適人士飲用。
春分茶飲|1. 疏肝三花茶
材料:
- 月季花5朵、玫瑰花5朵、茉莉花10朵
做法:
- 材料洗淨,加入300ml清水,煲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飲用。
- 或者用開水沖泡焗服,焗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及宜忌:
- 有疏肝解鬱,改善心情的作用。適合工作壓力大、多慮人士。
春分茶飲|2. 桑椹杞子茶
材料:
- 桑椹、杞子各1湯匙,冰糖或黑糖適量
做法:
- 材料洗淨,加入300ml清水,按個人喜好加入冰糖或黑糖。
- 煲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飲用。
- 或者用開水沖泡焗服,焗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及宜忌:
- 滋陰補血,明目養肝,適合熬夜及過度用神人士。
春分湯水|3. 淮山薏米瘦肉湯
材料:
- 瘦肉半斤、乾淮山30g、薏米30g、紅棗3粒、生薑2片
做法:
- 材料洗淨,豬肉汆水,淮山、預先浸泡30分鐘,薏米預先浸泡1小時。
- 全部材料加3L水,水滾後轉中火,煲1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功效及宜忌:
- 健脾祛濕,適合胃口一般、容易胃腸不適人士。
春分節氣飲食禁忌 少吃酸味辛辣
陳倩如醫師建議,在春分期間不宜多吃酸味或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濕熱及影響肝臟健康。
春分時節陽氣生發,酸味食物有收斂的特性,不利肝氣疏泄,不宜多食。
- 山楂:味酸甘,微溫;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 桔:味酸,性涼;潤肺止咳,理氣和胃
- 橙:味酸,性涼; 開胃止渴、寬胸化痰
春分時節濕度高,辛辣食物屬溫熱,容易助火生熱,加重濕熱,不宜多食。
- 辣椒:味辛,性熱;溫中散寒
- 花椒:味辛,性熱;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 胡椒:味辛,性熱;溫中止痛,下氣消痰
陳醫師又提醒,春分時節,除了透過飲食養生之外,也適宜踏青,接觸大自然,有助陽氣升發。另外,要避免熬夜,以免過度耗損肝血。
專家履歷:註冊中醫師 陳倩如
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
---
相關文章:
港女通宵工作全身濕疹爆發 背部肚皮滿布紅疹 服中藥1個月回復光滑 附紓緩方法
一落雨關節痛吃甚麼?營養師推介5大類食物紓緩 雞蛋/士多啤梨也可消炎止痛?
春天易疲累是高血壓中風先兆?推介6類食物通血管抗春困 喝1種茶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