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中風比例增 研究揭這血型風險高16% 哪種血型最安全?
發佈時間:17:30 2025-03-13 HKT

【預防中風】除了飲食、生活習慣等可改變因素,血型也能影響中風機率?外國有研究分析了超過60萬人的基因資料,發現有1種血型的人,在較年輕時發生腦梗塞中風的風險高16%。
年輕中風比例增 研究揭這血型風險高16%
美國馬里蘭大學(UMD)的研究人員指,目前針對缺血性中風與全基因組的關聯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晚發型中風,對於早期中風原因的研究很少。因此希望確定不同血型對於18至59歲早發型缺血性中風的影響。研究結果發表於《Neurology》。
哪種血型易中風?
研究有何發現?
研究人員一共分析了48個基因研究的數據,涉及16730名中風患者和599237名從未中風的人士,這超過60萬人的年齡均介乎18至59歲。在分析了所有樣本的基因圖譜後,研究人員發現早期中風,與染色體中含有決定血型為A、AB、B 或 O型的基因部分之間有所關聯。
- 調整了性別和其他因素後,O型血出現早發型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其他血型低12%。
- A型血更容易出現早發型缺血性中風,風險高16%。
- 血型與晚發型中風的關聯,較與早發型中風的關聯更薄弱。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A型血人士毋須擔心,雖然中風風險增加16%,但這是相對統計值,實際影響因人而異,目前也無證據建議額外檢測或預防措施。
首席研究員之一、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醫生Steven J. Kittner指,目前仍未清楚為甚麼A型血會有更高的中風風險,但推斷可能與血小板、血管內壁細胞等凝血因子,以及其他循環蛋白有關,它們都在形成血栓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而血栓會阻塞血管,影響血液流向大腦,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主因。以往有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更容易出現腿部深層靜脈血栓。Steven J. Kittner表示,接下來需要更多後續研究,來釐清特定血型導致中風風險增加的機制。
相關文章:最年輕中風個案僅3歲?醫生揭10大成因 久坐風險高 頭痛恐是先兆
港人第4大死因 中風12大徵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缺血性中風」是因腦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及閉塞,或因血凝塊流到腦血管造成閉塞。中風的另一種成因則是「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由於高血壓或腦血管疾病,例如腦血管腫瘤而導致腦血管破裂。
當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無法獲得充分的營養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主要徵狀
- 半身不遂
- 單側肢體無力
- 身體突然失去平衡能力
- 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持續的暈眩
- 言語不清
- 嘴歪
- 眼斜,視力範圍減小,或眼睛肌肉失調、出現重影
- 吞嚥困難
- 大小便失禁
- 感覺麻木
- 流口水
-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資料來源:《Neurology》、衞生署
---
相關文章:
31歲港男不煙酒無三高 頭暈扎醒揭腦中風 出現11大警號須求醫保命
秋冬必吃!醫生推介4大通血管食物 降血脂/穩定血壓/防中風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