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湯水2023|大暑全年最熱!易生濕疹但有利醫鼻敏感?中醫推介17款湯水食物清熱
發佈時間:12:30 2023-07-22 HKT

大暑湯水2023|今年7月23日(周日)進入全年最熱的節氣「大暑」,屬於二十四節氣夏季最後一個節氣。註冊中醫師張玉珊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大暑意指「極之炎熱」,容易令人中暑、濕疹發作,但卻是治療鼻敏感的時機。她列出大暑飲食宜忌,推介13款宜吃的食物,以及4款有助消暑解毒的湯水食療。
大暑節氣2023|全年最熱易中暑生濕疹 但有利醫鼻敏感
大暑節氣有何特點?註冊中醫師張玉珊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大暑天氣酷熱,雷暴、颱風、下雨頻繁。大暑是喜溫植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亦是天灸中伏前後時期。
張醫師指,大暑炎熱又多雨,容易出現濕熱內蘊、熱盛動血的病理情況,容易令身體出現以下問題:
大暑容易引發9大的健康問題/疾病:
- 消化不良
- 食慾不振
- 泄瀉
- 尿道炎
- 腹痛
- 暗瘡
- 濕疹
- 流鼻血
- 月經流量增多或時間增長
不過,張醫師指,由於大暑天氣非常炎熱,陽氣茂盛,適宜治療寒性疾病或調理體質,可以進行天灸治療以解決哮喘、鼻敏感、手腳冰冷、腸胃不適問題。
大暑節氣2023|養生飲食清補為主 推介13款食物清熱滋陰
至於大暑的養生重點,張玉珊中醫師建議飲食以「清補」為主,飲食宜清淡,建議多進食滋陰食物進補。她推介13款食材,適合在「大暑」進食,有清熱、解暑及滋陰等的功效:
大暑節氣2023|宜吃13種清熱滋陰食物
1.冬瓜
- 性味:味甘、淡,性涼
- 功效:清熱利水,解暑熱,消熱痰、止咳嗽。肥人常食之,可助於減重
2.西瓜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解暑除煩,利便醒酒
3.淮山
- 性味:味甘,性平
- 功效: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4.綠豆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消廱腫
5.赤小豆
- 性味:味甘酸,性平
- 功效: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
6.茅根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大暑節氣2023|宜吃清熱滋陰食物
7.薏仁
-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8.扁豆
- 性味:甘,微溫
- 功效:健脾,化濕,消暑
9.黃瓜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清熱止渴,利水解毒
10.玉米鬚
- 性味:味甘、淡,性平
- 功效:利尿消腫,平肝利膽
11.荷葉
- 性味:味平、性苦
- 功效:清熱解暑,升發清陽
12.馬蹄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清熱生津、化痰明目、消積
13.鴨
- 性味:味甘、咸,性平
- 功效: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健脾補虛
大暑節氣2023|推介4款湯水食療 滋陰清熱養心
在養生食療方面,張玉珊醫師推介4款養生湯水,有消暑袪濕和滋陰清熱的功效,材料、做法如下:
大暑節氣2023|養生飲食宜忌 忌吃薑黃辣椒6款食物
大暑飲食宜忌方面,張醫師指,大暑亦有6款食材應避免進食,其性味與功效如下:
大暑忌吃食物1:辣椒
- 性味:味辛,性熱
- 功效:溫中止痛
大暑忌吃食物2:杜仲
- 性味:味甘,性溫
-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大暑忌吃食物3:巴戟
- 性味:味甘、辛,性微溫
- 功效: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
大暑忌吃食物4:肉桂
- 性味:味辛、甘,性熱
- 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大暑忌吃食物5:小茴香
- 性味:味辛,性溫
- 功效:散寒止痛,理氣和中
大暑忌吃食物6:薑黃
- 性味:味辛、苦,性溫
- 功效: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延伸閱讀|大暑消暑清水不是最解渴 實測13款飲品排名
相關文章:高溫天氣女子家中中暑亡 醫生揭身體4大致命變化 感覺疲累高危?
延伸閱讀|大暑天氣極熱易中暑 中暑VS熱衰竭症狀
熱衰竭症狀
本港消防處指出,長時間在酷熱的戶外環境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往往會因水分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及身體器官欠缺足夠養分供應而較易出現熱衰竭的情況。
中暑症狀
消防處指出,如患者已有熱衰竭徵狀,但仍然留在酷熱的環境中,便會出現更加危險的情況:中暑。此時,身體的溫度調節系統會完全失效,體溫會上升至致命的水平。
中暑熱衰竭急救方法
大暑預防中暑熱衰竭9大方法 避免脫水勿喝2飲品
記者:Victoria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