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常被奶奶批評 妄想症發作感到被逼害 拆解抑鬱/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症先兆

更新時間:18:13 2023-07-19
發佈時間:18:13 2023-07-19

精神病復發是突如其來、無跡可尋?這種觀念其實是不正確的。雖然精神病的復發有時看似突然,但往往在復發前都有一些預兆或跡象。這些跡象可能包括情緒、行為、思維或感知上的變化。如果能夠識別這些早期復發的跡象,及時尋求專業協助並採取適當的干預措施,往往可以防止症狀的進一步惡化。

精神病復發跡象|抑鬱/焦慮/躁狂/精神分裂復發症狀

復發跡象是指一系列特定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患者復發前出現。以下是在不同精神疾病中,一些常見復發跡象的例子:

 

抑鬱症復發症狀:

  • 抑鬱症復發可能表現為更嚴重的悲傷、失望或無價值感,對過去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失眠或過度睡眠,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

焦慮症復發症狀:

  • 如果一個人的擔憂、不安、難以集中注意力、易怒、肌肉緊張或睡眠紊亂等症狀加重,他可能正走向焦慮症復發。

躁狂症復發症狀:

  • 躁狂復發的預兆可能包括精力增強、對睡眠的需求減少,或者參與冒險行為。

精神分裂症復發症狀:

  • 精神分裂症復發的跡象可能包括增加猜疑、社會退縮、言語或行為混亂、幻覺或妄想重現。

以上只是一般的復發症狀,並不詳盡無遺。實際上,復發症狀會有個別差異,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受不同的觸發因素和特定環境經歷的影響,產生個體化的反應並顯示出個人化的早期發病警告信號。

【同場加映】抑鬱症9大症狀 出現5項屬高危

 

 

精神病復發跡象|如何識別個人化的早期發病警告信號?

這需要患者、護理人員和家人之間的密切合作,以及細微的記錄和觀察。在精神科的臨床護理上,筆者會與患者及其家庭保持緊密溝通。

  • 家訪時,教導患者回顧其病發/復發的過程和症狀,記錄可能出現的復發跡象(如睡眠模式的變化),指導患者定期檢視自己的症狀和可能的復發跡象。
  • 同時,也會培訓家庭成員觀察並報告可能的復發跡象,因為很多時候 ,家人能夠每日接觸到患者,可能會注意到患者自身並未察覺的變化。
  • 識別的方法,筆者會教導患者與家人從三方面:思想、情緒與行為,尋找出早期發病警告信號。

精神病復發個案1|港男躁鬱症發作  瘋狂購物語速加快

以下是筆者在臨床上的一些個案經驗分享:

張先生是一位從事電腦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被診斷為躁鬱症。每當病症發作時,他都會揮霍大量金錢去購買不必要的物品,同時他的思緒會快速跳躍,語言速度飛快,並且晚間幾乎無法入眠。這些都是他躁狂狀態加劇的明確跡象。然而,每次他的妻子發現這些跡象時,往往已經來不及控制狀況,因為張先生此時會無理取鬧,與他人爭吵甚至發生肢體衝突,最終需要警察介入,並安排他進行住院治療。

透過醫生的轉介,我作為精神科社康護士,接手為張先生提供外展護理,並對他進行了詳盡的評估。我與張先生及其妻子深入討論,回顧了他病發的過程和症狀,發現張先生的主要壓力源頭來自於他與妻子之間的緊張關係,而他的早期警告信號包括:思緒變得極度活躍(張先生覺得自己的思考速度變快)、開始戴上十字架項鏈、增加了去酒吧的次數、失眠,以及情緒無緣無故地變得極度高昂。

通過這次的討論,張先生和張太太明白到病發是有跡可尋。能夠及時識別病症的早期警示信號並迅速尋求專業幫助,是防止躁狂症狀進一步惡化的關鍵。此外,我也從發病的源頭著手,例如教導他們改善夫妻間的溝通技巧,以及藥物調適與持續 服食藥物的重要。自此以後,張先生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

【同場加映】抑鬱症狀測試方法

 

精神病復發個案2|港婦常被奶奶批評 引發妄想症穿紅睡衣護身

陳太是一位家庭主婦,平日侍夫育兒,體貼入微地照料著家中大小事務。然而,陳太患有精神分裂症,而這使她常常受到奶奶的歧視和無理批評,這就是她主要的壓力來源。

當陳太的疾病復發時,她總會陷入被迫害妄想中,深信自己周遭的人都意圖傷害她。然而,在這種妄想症狀全面爆發前,她會出現一些早期發病警告信號,包括失眠、焦慮不安、易怒並且會換上紅色的睡袍和紅鞋。在她看來,紅色代表著好運,能夠保護她抵禦那些妄想中想要傷害她的人。

當陳太一家學懂識別早期發病警告信號之後,一旦陳太出現這些徵兆,她的丈夫陳先生或她的兒子就會立即通知我,我會儘速安排家訪,評估陳太的精神狀況,進行家庭治療,協助改善婆媳關係,安排提早覆診,並為陳太作藥物調適。

由於我們快速的反應和適時的干預,陳太的症狀得到了緩解,並且成功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她的丈夫及兒子對此感到非常慶幸,他們也了解到在陳太的精神病狀態出現早期警告信號時,迅速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當然協助改善婆媳關係亦為之關鍵 。

相關文章:每4名港人有1人患抑鬱症 2類安慰說話恐致惡化

 

精神病復發早期警號|留意行為/情感/思想3方面症狀

筆者也彙整了一些早期病症警告信號的例子,供讀者參考:

 

精神病復發早期警號|行為方面:

  • 不願外出、避開社交、社交活動減少或者突然增加、無緣無故與他人爭執、忽視個人衞生和儀容、改變衣著顏色或搭配習慣、無節制地揮霍金錢、飲食習慣改變、增加抽煙次數、無法入睡、坐立不安、整天在床上度過、動作變得緩慢、無緣無故地笑、過度歡喜、胡言亂語、爆發性的怒氣……

精神病復發早期警號|情感方面:

  • 感覺到無助、沮喪、內疚、自責、情緒波動、心情起伏不定、心緒混亂、焦慮不安、興奮無因、心情鬱悶、憂心忡忡、容易發怒……

精神病復發早期警號|思想/感知方面:

  • 難以專注、神志恍惚、思維跳躍、經常反復思考某個問題、感到被孤立、過度自信,感覺感官異常(如味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異常)、感到被人針對、時常覺得他人在談論自己、覺得他人能看透自己的思考、感到自己能看透他人的內心、覺得自己具有特殊能力、感到自己的思維被控制、常常感到被監視、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感覺電視或收音機的廣播是關於自己的事情……

預防精神病復發|及時求助可減輕復發嚴重程度

若我們能夠識別這些早期發病警告信號,及時尋求協助,及早就醫,並進行適時的干預,例如通過藥物調適、生活方式的改變、行為調整以及其他干預手段來應對復發的早期跡象,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早期的干預可以防止症狀的惡化,並可以減輕復發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適時與有效的介入不僅能夠降低疾病對患者本人的影響,更能減少對家庭與社會帶來的壓力。了解並識別早期病症警告信號,可以讓我們在疾病初期就展開有效的介入,進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並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把關。

總結來說,早期識別並解讀這些病症警告信號是達成有效治療的重要步驟。讓我們持續將此理念植入醫療護理的各個環節中,提升對疾病的預防與控制,並持續進行多元與深入的研究,以為精神健康護理領域帶來更多的啟示與貢獻。

撰文:梅杏春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前醫院管理局精神科社康護理顧問護師、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會員

 

延伸閱讀:中醫教緊張憂鬱煩躁紓緩方法

註冊中醫師彭心芯曾發文列出3種常見的情緒,教按不同體質及症狀紓緩治療: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