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宜忌 男女調理大不同|醫醫筆寫

更新時間:00:00 2023-03-30
發佈時間:00:00 2023-03-30

春季氣候逐漸轉暖,萬物叢生,為了適應天氣慢慢轉暖,人體應扶助陽氣,適當運用清潤滋補的食物,例如韭菜、百合、紅棗、扁豆、赤小豆等,減少吃生冷寒涼食物,以免傷害脾胃。

夏季則指立夏到立秋前的3個月,天氣炎熱多雨,人體的代謝旺盛,易出汗,消耗大,宜選吃一些清熱養陰,消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品,亦可多飲水和清涼飲料。

秋季是立秋至立冬前的3個月,氣候涼爽乾燥,人體陰陽代謝也開始由陽轉陰。此時應選滋陰補燥的食品,例如蜂蜜、雪梨、雪耳、百合等,減少吃辛辣燥熱食物。

冬季此時氣候寒涼,萬物皆進入休眠狀態,人體的代謝也相應下降,食慾增加,故容易吸收營養,因此冬季是調養身體的最好時機,宜滋陰補陽,吃熱量較高的膳食。

因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和功能上有差別,在養生保健調理方面,亦會有所側重。女性在生理上有月經、懷孕、哺乳等特點,容易耗損氣血和精神,使身體虛弱。平常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性溫的食物,也可適當地進食補益氣血的物品,如牛肉、烏雞、鷓鴣等。經期間忌食寒涼食品;懷孕期忌食肥膩難消化及寒性食物;產後及哺乳期的婦女也不宜吃生冷性寒之物,亦不宜飲用刺激性飲品。

而男性方面,除體形強大,肌肉亦較為發達,故體力消耗亦較多,因此對能量代謝的要求比女性為高。以中醫理論認為「男子以精為主」,忽略養生保健,容易消耗精力而影響身體機能。平常應以飲食清淡為主,及適量進食一些滋補的食品,例如牛肉、海參、鰻魚、雞蛋、合桃、淮山等,少吃生冷肥膩及辛辣燥熱食物。

中國古代養生家所提倡有規律的定時進餐,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奏地進行,使食物能在體內發揮營養作用。「早餐宜好,午餐宜飽,晚餐宜少」,這是根據一日之內,人體的陰陽氣血在晝夜的變化而設定。
查詢:2338 9090
小董中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