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澤民博士 - 中醫治小腿抽筋|健康有營
更新時間:00:00 2022-11-23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2-11-23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2-11-23 HKT

抽筋(又稱肌肉痙攣)泛指全身或局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收縮。當中最為常見的是小腿抽筋(又稱腓腸肌痙攣症)。不少老人家或孕婦,每晚都會因小腿抽筋被痛醒,一般來說,抽筋會在5-15分鐘內自然消失。然而反覆抽筋,卻嚴重影響睡眠質素。其實抽筋原因為何?腳抽筋發作時,又有甚麼方法即時舒緩疼痛?
抽筋最常見的原因有三。第一,許多人睡覺時都會讓風扇、冷氣對着吹,導致局部肌肉體溫降低引發抽筋。第二,病人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下肢氣血得不到充分濡養,血液循環差而出現抽筋。第三,神經性抽筋,最常見是腰腿神經出現問題,神經受到刺激而出現抽筋。同時,也要排除其他較嚴重問題,例如: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受傷、腿部動脈栓塞及靜脈曲張等,從而做到對症治療。
小腿抽筋發作時,要趕及伸展小腿肌肉,腳趾應向上方伸展﹐膝部盡量保持伸直,待抽筋的感覺逐漸緩解後,再用暖水袋或熱毛巾外敷抽筋位置,讓肌肉徹底放鬆。抽筋時,不應大力按摩抽筋部位,以免刺激肌肉再次收縮。
針對大多數因氣血差而出現反覆抽筋的患者,透過服用補氣養血的中藥,能有效治療。對於神經性抽筋的患者,則可透過中醫針灸解決。甘博士提醒,要預防抽筋應留意電扇、冷氣方向,不要正面吹向自己,下肢要保持温暖,睡前可先作10分鐘小腿伸展或20分鐘小腿熱敷或泡腳,或外搽活絡油再熱敷,都有温經通絡和預防抽筋的作用。平日應補充足夠水分、電解質(例如運動飲料),且注意休息都能有效改善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