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通波仔後仍有後患? 這類患者術後慎防心臟衰竭
更新時間:02:58 2022-09-24 HKT
發佈時間:02:58 2022-09-24 HKT
發佈時間:02:58 2022-09-24 HKT

李先生(化名)年屆60歲,有多年吸煙習慣,亦有高血壓。半年前他因為急性心臟病發而入院,檢查後發現兩條冠狀動脈栓塞,必須即時「通波仔」。同時李先生因冠心病而導致部分心臟肌肉壞死;正常的射血指數為55%至70%,但李先生僅有35%,只及正常人一半。完成「通波仔」後,李先生的冠狀動脈已經疏通,但心臟曾經歷損傷,他必須持續服用藥物預防心臟衰竭。六個月後,李先生的射血指數提升至50%,心臟功能有明顯改善,他同時亦有戒煙及改善高血壓,避免冠心病再次來襲。
急性冠心病發作時,血管內血塊形成嚴重栓塞,便要即時「通波仔」。另外,已確診冠心病患者,即使已有服藥,但仍出現心絞痛或步行時氣喘等症狀,以及血管狹窄導致心臟肌肉運作不良,也有必要通過「通波仔」來改善血管收窄。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是導致心臟衰竭的主因之一,即使患者已進行「通波仔」,但如果冠心病較為嚴重,於手術前部分心臟肌肉或細胞已壞死,術後仍有心臟衰竭風險。這類患者便要像李先生一樣,長期服用心臟衰竭藥物,避免心臟泵血功能下降。
當然,患者於通波仔後,也要控制冠心病風險,如服用抗血小板藥及降膽固醇藥等,以及保持低鹽飲食、保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及不煙不酒等,全方位維護心臟健康。
文:心臟科專科翁思宇醫生
最Hit
前TVB小花「危坐」10層樓高橋邊 早前離巢爆喊 近年突然富貴
2025-05-17 19:00 HKT
深圳羅湖口岸全新商場茂業天地!過關一出即達+直駁地鐵2線 10層樓高有齊茶樓/海鮮放題/超市/酒店
2025-05-18 09:30 HKT
前TVB「炒樓綠葉王」過億身家都畀仔嫌棄 曾與老公兒子長期分居:兩個仔當初好唔鍾意媽咪
2025-05-17 14:09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