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食界越南檬——傳奇地道風味
更新時間:05:13 2017-06-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7-06-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7-06-17 HKT

越南粉不就是Pho嗎?非也,在越南還流行一種像米線質感的麵食,當地人稱為Bún,香港叫檬粉。「當時嘗到越南知名Lunch Lady所煮Bún後,深感三十多歲人未曾吃過這麼好吃美食,決定要拜師學藝。」吳志達(Brian)笑說,經多番努力游說下,終於成功把Lunch Lady的味道帶來香港。
在中環九如坊轉角位,簡陋木門掛着一個寫着越南文的陳舊招牌,記者不禁懷疑自己走錯地方,這兒不是越南傳奇人物Lunch Lady唯一徒弟新開的店子嗎?我小心翼翼推開木門,突然眼前一亮,復古裝潢的外牆,擺放着越南的銀色桌子,配上紅、藍色膠椅,加上越南街邊常見的小販車檔,令人猶如置身越南食店。
「這越南小販車檔當地售價不過三千元,運費也比它貴!」十三歲從美國回流香港的Brian笑說。他無論外形還是舉止都文質彬彬,難以想像他翻起手袖製作Bún的畫面,「我曾經當過Mc Jin的經理人,也在上環開過日式串燒店Three Monkey,2013年到胡志明旅行,吃到Lunch Lady所煮的Bún,一試難忘求教於她,結果吃了閉門羹。」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停留當地兩星期,每天都光顧Lunch Lady的店子,並向另一家街邊檔請教製作Bún的方法,然後煮給Lunch Lady品嘗,希望她指點一二,最後打動對方收他為徒,學師三年後,Brian選擇回港開店。
記者望着牆上的復古餐牌,發現除了小食便是Bún,「對呀,我們這兒不賣Pho,Bún很好吃,但太少人認識,應該推廣一下。 」Brian說這裏Bún各有特色,就像他最愛的BúnMắm,加入了新鮮菠蘿、三種蝦醬和兩種魚醬煮成,層次感豐富,「我們有七成材料來自越南,香港很難找到原材料。」就連配菜用的蝦,Brian亦專誠到中環街市購買越南來貨。
「我討厭有餐廳為了賺錢選用較差食材,讓香港人以為越南菜是便宜料理,不能登大雅之堂。」他帶點無奈地說,餐廳每樣食物,如酸菜、扎肉、肝醬、燒肉⋯⋯甚至是豬紅都是自家製作,並請來曾在多家米芝蓮三星餐廳工作的越南大廚Son Pham掌勺。
在越南時,Brian總是跟隨Lunch Lady去市場挑選各式食材,從中吸取經驗,「Lunch Lady的味蕾很厲害,從來沒有食譜,試過一口湯汁,覺得欠了甚麼,便加甚麼,她豐富了我對食材的知識。」他由衷地說,「她個人淡薄名利,一心只想煮出好吃的食物。」可惜Brian連續三次幫Lunch Lady申請入境簽證都不成功,令到恩師還未有機會光臨愛徒的新餐廳。
地址:中環九如坊2至4號地鋪
在中環九如坊轉角位,簡陋木門掛着一個寫着越南文的陳舊招牌,記者不禁懷疑自己走錯地方,這兒不是越南傳奇人物Lunch Lady唯一徒弟新開的店子嗎?我小心翼翼推開木門,突然眼前一亮,復古裝潢的外牆,擺放着越南的銀色桌子,配上紅、藍色膠椅,加上越南街邊常見的小販車檔,令人猶如置身越南食店。
「這越南小販車檔當地售價不過三千元,運費也比它貴!」十三歲從美國回流香港的Brian笑說。他無論外形還是舉止都文質彬彬,難以想像他翻起手袖製作Bún的畫面,「我曾經當過Mc Jin的經理人,也在上環開過日式串燒店Three Monkey,2013年到胡志明旅行,吃到Lunch Lady所煮的Bún,一試難忘求教於她,結果吃了閉門羹。」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停留當地兩星期,每天都光顧Lunch Lady的店子,並向另一家街邊檔請教製作Bún的方法,然後煮給Lunch Lady品嘗,希望她指點一二,最後打動對方收他為徒,學師三年後,Brian選擇回港開店。
記者望着牆上的復古餐牌,發現除了小食便是Bún,「對呀,我們這兒不賣Pho,Bún很好吃,但太少人認識,應該推廣一下。 」Brian說這裏Bún各有特色,就像他最愛的BúnMắm,加入了新鮮菠蘿、三種蝦醬和兩種魚醬煮成,層次感豐富,「我們有七成材料來自越南,香港很難找到原材料。」就連配菜用的蝦,Brian亦專誠到中環街市購買越南來貨。
「我討厭有餐廳為了賺錢選用較差食材,讓香港人以為越南菜是便宜料理,不能登大雅之堂。」他帶點無奈地說,餐廳每樣食物,如酸菜、扎肉、肝醬、燒肉⋯⋯甚至是豬紅都是自家製作,並請來曾在多家米芝蓮三星餐廳工作的越南大廚Son Pham掌勺。
在越南時,Brian總是跟隨Lunch Lady去市場挑選各式食材,從中吸取經驗,「Lunch Lady的味蕾很厲害,從來沒有食譜,試過一口湯汁,覺得欠了甚麼,便加甚麼,她豐富了我對食材的知識。」他由衷地說,「她個人淡薄名利,一心只想煮出好吃的食物。」可惜Brian連續三次幫Lunch Lady申請入境簽證都不成功,令到恩師還未有機會光臨愛徒的新餐廳。
地址:中環九如坊2至4號地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