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PRO|魚油現腥味即品質差?藥劑師拆解魚油服用迷思 這時機服用易吸收

更新時間:17:33 2025-09-29 HKT
發佈時間:17:33 2025-09-29 HKT

魚油作為備受港人歡迎的營養補充品,因其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成分而備受推崇。哪些人適合進食魚油?是否需要每日進食?魚油與哪些藥物不能同服?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教授詳細解析魚油的功效、適用對象及服用時機。

魚油防心臟病 含豐富Omega-3

魚油是從魚的身體所提取的油類,當中含有不少DHA及EPA這兩種奧米加3脂肪酸,尤其以深海魚類所含的DHA及EPA較豐富。其中EPA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臟病風險;而DHA則是促進兒童腦部發育的重要營養。

【同場加映】消委會魚油|25款魚油含污染物 推介9款高分魚油 司各脫$93最平

 

魚油補充應遵醫囑

蘇曜華引用研究指出,每日攝取3克魚油有助降低三酸甘油脂達20%,而心臟病患者每日服用1克EPA,更能顯著降低慢性心臟病風險。蘇續稱,普通人通常無需額外補充魚油,除非存在嚴重偏食等特殊情況。

他強調,應以均衡飲食為首要,透過均衡飲食去攝取Omega-3脂肪酸,吸收足夠的EPA或DHA。另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成人每周應至少進食兩次富含脂肪的魚類。至於孕婦及哺乳婦女,美國環保署建議這兩類人士每周進食脂肪較多魚類的限量為12安士,如欲服用魚油補充劑,應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魚油宜空肚服用

關於服用時間,蘇曜華指出魚油屬油製品,如果隨餐或飯後服用,膳食中已有油分攝取,有機會阻礙魚油在腸道的吸收,「理論上想魚油吸收得好,空肚食較為理想。」魚油的攝取份量也非常講究,由於深海魚油可能含有重金屬、二噁英(Dioxin)等有害物質,過量服用魚油或會對身體有害,故兒童、孕婦及授乳婦女不宜進食過多。

要留意的的是,魚油有抗血小板功能,魚油丸如與具抗血小板功能或抗凝血的藥物或食物補充劑(如銀杏、人參、薑、黨參等)同時服用,理論上或增加出血的風險。此外,由於魚油丸可能會輕微降低血壓,故與降血壓藥物同時服用或會增加其降血壓的藥效和風險。

市面上魚油產品參差不齊,品質難以從氣味或外觀判斷。蘇曜華建議市民參考消費者委員會對25款魚油的評測報告,其中4款產品獲高度推薦,既安全又具有效成分含量,幫助消費者精明選購。

撰文:徐藹詩

延伸閱讀:4種Omega-3食物大比拼 含量最高不是三文魚?吃幾多有效護心血管?

相關文章:

6款超級種子營養大比拼 這種Omega-3含量比三文魚高!吃哪種防腦退化?

降膽固醇最強!1種食油Omega-9含量最多 有效防中風心臟病抗氧化

吃魚肝油可降膽固醇?與魚油有何分別?解構魚肝油5大功效

蜂膠/魚油/益生菌何時吃?營養師教揀6大保健品 防感冒/保護血管吃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