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用1類筷子恐全家患肝癌?毒性比砒霜高68倍 專家拆解筷子現2異樣應棄用
發佈時間:18:32 2025-08-25 HKT

【肝癌】筷子一般是亞洲地區家家戶戶的常用必備餐具,如果不慎不當使用1種筷子,隨時有機會患癌!有專家分析,若筷子是木製,容易會發霉及產生致癌物。有內地家庭全家患癌,全因使用了發霉木筷子;專家警告若筷子出現2種情況,要立即停用且丟棄。
肝癌|常用1類筷子恐全家患肝癌?拆解筷子現2異樣應棄用
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節目《醫點不誇張》中分享,大部分亞洲家庭都愛使用筷子吃飯,但如果長期使用木筷子、竹筷子其實暗藏致癌風險。她引述例子指,內地曾有一家四口先後患上肝癌離世,其後發現他們一家患肝癌的原因,有機會與他們常用的木筷子中所驗出的黃曲霉毒素有關,其毒性甚至比砒霜毒68倍,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
為何常用木筷子、竹筷子易患肝癌?
肝癌風險|木筷子出現2情況應立即丟棄
譚敦慈指,家裡的木筷子或竹筷子容易發霉,會釋出黃麴毒素。因此,如發現木筷子出現「長毛」或「黑點」,應立刻丟掉。她提醒,如果真的要用竹筷子、竹砧板、木筷子、木砧板,一定做好以下2件事:
1. 筷子宜順著坑紋清洗
木筷子通常會有坑紋,即藏污納垢的地方。洗筷子時很容易會整把搓洗一堆筷子,這是錯誤做法;正確做法是一雙一雙筷子 、順著坑紋去洗。洗畢後,放置在兩邊都通風的地方;很多人洗完立刻插入筷子桶,有機會桶底會發霉、不宜使用。
2. 定期用熱水煮木筷子、再烘乾
定期用熱水去煮木筷子,洗完切忌把筷子擦一擦、放著晾乾,因為濕度一高隨時長霉。洗完後要放入烘乾機,烘到全乾 ,有效抑制霉菌成長。
肝癌風險|膠筷子/美耐皿筷子也不建議用
譚敦慈指,自己日常中都是選擇用沒有任何紋路的不鏽鋼筷子;坊間有售的膠筷子或美耐皿筷子(三聚氰胺樹脂仿瓷餐具)其實也不太建議,因為當放入溫度高的食物時,有毒物質或會釋放出來;煮火鍋的時候把膠筷子泡在裡面也不建議。
肝癌風險|黃麴毒素可致致肝癌?
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黃麴毒素又叫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很高毒性的物質,由特定黴菌(例如黃麴黴或是寄生麴黴)產生,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滋生,十分耐熱,在一般的烹調溫度下不易被破壞。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個人Facebook專頁曾分享,黃麴毒素最大的風險是會攻擊「肝臟」,黃麴毒素更會對身體造成以下影響:
- 破壞 DNA、引發身體突變,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 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攝取了黃麴毒素,患肝癌的風險會大幅上升。
- 抑制免疫系統功能,讓人變得容易疲倦、易有感染,過敏體質更嚴重。
- 對於孕婦與小孩,可能影響胎兒發育與神經系統健康。
- 動物實驗顯示,黃麴毒素會影響精子品質,造成生殖力下降。
肝癌風險|如何減低黃曲霉毒素風險?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在現今社會裏,因攝取到黃曲霉毒素而引起急性中毒的個案是很罕見。中毒病徵:
- 發燒
- 嘔吐
- 黃疸病
- 急性肝臟受損
- 嚴重會致命
在香港未有人報稱因進食含黃曲霉毒素的食物而中毒。但黃曲霉菌屬的各種霉菌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要完全消除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避免:
- 向衞生可靠和信譽良好的零售商購買食物。
- 留意食物是否存放在陰涼的環境內。
- 如發現食品包裝不清潔、已打開或破損,便不要購買該食品。
- 貯存方面,保持乾爽、和清涼的環境(溫度最好在攝氏20度以下,相對濕度在80%以下)。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 留意食品的保質期,避免囤積過量食品。在指定「此日期前最佳」的時間內進食有關食品。
- 食物如看似霉壞、潮濕、皺皮或變色,便應棄掉。
資料來源:《醫點不誇張》、澎湃新聞、食物安全中心、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
專家履歷: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
現為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專長於從生活中知毒解毒,尋求健康人生。
延伸閱讀:食物中毒|8種日常食物恐藏「最強毒素」 醫生揭易致肝癌/損生殖能力 堅果/米飯竟屬高危?
---
相關文章:
1款筷子比馬桶髒8倍 驗出1.3萬致命細菌 醫生教5招減風險
食物保存|食物開封後1毒素急增恐致肝癌 花生果仁7類食物風險高
肝癌成因|早餐常吃1種「健康」食物 男子患中期肝癌 從不飲酒也中招
消委會花生醬|12款花生醬含黃曲霉毒素 或致肝中毒患肝癌 推介10款安全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