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教每日用這姿勢散步 可護心防癌降三高 邊行邊做3件事更護腦

更新時間:16:15 2025-07-06 HKT
發佈時間:16:15 2025-07-06 HKT

經常散步可長壽?有醫生建議,如果長者每日散步,有護心、防癌、降三高等多種功效,甚至可令大腦在80歲回春至20歲。他又指出,如長者在散步時可邊行邊做3件事,護腦效果更可以大大提升。

每日用1姿勢散步 可護心防癌降三高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PRIME》報道,日本醫學博士長尾和宏醫生指,走路越少的人越容易生病,走路越多的人則越不容易生病,高達90%的疾病只需透過散步就能獲得改善。在他觀察到,缺乏散步習慣者特別容易出現抑鬱症、腦退化症、免疫相關疾病、骨質疏鬆,以及因肌力衰退導致臥床等健康問題。相反地,有散步習慣的80歲長者能保持20歲的大腦機能,而20歲的年輕人若缺乏運動,其身心狀態可能如同80歲。

長者健體運動 散步比跑步更好?

長尾和宏醫生表示,雖然跑步與散步同屬帶氧運動,但跑步的較高強度容易產生加速老化的自由基,且伴隨較高的跌倒風險,對膝關節和心臟負荷亦較大。相較之下,散步更為安全且對關節肌肉負擔較小。

此外,散步屬於一種全身性肌力訓練,其效果不亞於重量訓練。多數人誤以為散步只是腿部運動,但實際上它能同時鍛煉上肢。不僅能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還能強化頸部肌肉,進而改善姿勢並有效支撐頭部,還能鍛鍊呼吸系統,有助於老年人預防吸入性肺炎。

他指出,雖然散步對健康有益已是普遍認知,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實將散步養成習慣,確實能促進健康長壽,還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

散步可預防甚麼疾病?

1. 癌症

癌症的直接成因在於基因損傷,無論是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素、紫外線照射、長期壓力等都可能導致基因受損。雖然人體每天都會自然產生癌細胞,但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能有效清除這些異常癌變細胞,而負責消滅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會因適度運動而活化。

養成散步習慣甚至能改變癌症病程發展,即使是晚期癌症患者,透過持續散步仍可能使腫瘤標記指數降至原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存活期也能超乎預期。此外,散步不僅能提升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更能增強體力以承受治療。

2. 腦退化症

有不少50、60歲的長者因缺乏散步習慣,已出現認知功能明顯衰退的現象。散步能促進腦部血流、提升思考敏捷度,甚至能促進因老化而減少的神經細胞再生。腦退化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會明顯降低,而散步正是刺激其分泌的有效方式。此外,維持大腦荷爾蒙多巴胺、血清素與乙醯膽鹼等的平衡極為關鍵,相較於藥物治療,散步能更自然地調節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狀態。到戶外散步亦可以創造與人接觸和交流的機會,藉此刺激大腦。

3. 抑鬱症

散步能刺激大腦分泌與幸福感密切相關的血清素,若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含量不足,容易引發抑鬱症狀。即使處於抑鬱初期,也需持續散步至少3個月才能有效調節腦內荷爾蒙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血清素在夜間會轉化為助眠的褪黑激素,屬於睡眠荷爾蒙,因此養成散步習慣既能提升幸福感,又能改善睡眠品質。

4. 三高

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可透過調整生活型態獲得改善,其中關鍵在於飲食管理與運動治療,而散步正是能同時改善血糖、血壓和膽固醇數值的有效方法。要預防三高問題,可以規律散步結合採取低碳水飲食方式,一日兩餐並將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減少4至6成,能明顯改善糖尿病,若長期堅持這兩個習慣更能達到顯著的減重效果;在血壓管理方面,僅需每日散步30分鐘,就能使血壓平均降低10至20mmHg。

5. 便秘

便秘是各種疾病的根源,由於腸胃功能受自律神經系統調控,保持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至關重要。當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時容易引發便秘,而散步能有效刺激副交感神經,恢復神經系統平衡狀態,進而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問題。

6. 其他疾病

雖然約有10%的疾病,例如慢性疲勞症候群是需要休養的,但類風濕性關節炎、膠原病等難以控制的疾病,都能透過散步獲得改善。甚至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心肺疾病患者,只要採取緩慢散步的方式也能促進病情好轉。

散步無需日行千步 3大法則即可保健

長尾和宏醫生表示,其實散步從任何步數開始都可以,但重點在於建立隨時散步的生活習慣。若因達不到8000步標準而猶豫不決是否散步,反而本末倒置。即使是短的路程,也可嘗試將平時踩單車或開車習慣改為散步,每次僅數分鐘,重點在於持續累積。

他也教散步前可透過照鏡子檢查自己是否有下列4大問題,並遵循3大步驟進行鍛鍊:

  • 走路時會駝背嗎?
  • 走路時臉部有朝前嗎?
  • 走路時肚子是凸出來的嗎?
  • 一邊肩膀是否下垂?

散步建議姿勢及貼士:

  1. 穿適合的運動鞋:雖然散步隨時可進行,但一雙合適的鞋子至關重要,選購時務必確認足部各處無壓迫不適。尤其女性常受拇趾外翻困擾;而扁平足者也容易出現足部疲勞疼痛等問題。若未妥善處理將影響整體健康,必要時應諮詢足部專科醫生。
  2. 掌握正確的手臂擺動方式:將稍微彎曲手肘,並用力向後拉,這樣能帶動骨盆扭轉,同時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還能活動髖關節。透過手肘擺動能產生推進力,能使散步更流暢,因此,建議保持空手散步。
  3. 注意行走姿勢,想像頭頂有繩子向上牽引:無論在家中短距離移動或外出至便利店,即使僅有1分鐘的散步時間,都應保持挺直背脊、挺胸抬頭,以模特兒姿態行走。

他提醒,散步時段可彈性選擇清晨或傍晚,但夏季高溫時應避開中午時段,建議改於陰涼時段或室內跑步機進行,並注意水分補充以防中暑。步速方面無需刻意快走,緩步即可,尤其膝關節或腰椎不適者更應量力而行。但需注意長期缺乏活動,痛症可能會惡化,建議從短距離開始逐步適應。

此外,有研究證實,散步時一同進行腦力訓練與運動能改善認知功能。因此,建議可以邊走邊算數、玩接龍,甚至與人交談。若難以抽空特地去散步,不妨善用日常購物或去銀行的機會,背著背包並維持正確擺臂姿勢散步,循序漸進增加距離以培養習慣。

步時做3件事更護腦 

長尾和宏醫生指出,散步時大腦正處於高度活躍狀態,若能趁此機會同步進行以下3大健腦練習,將使身心健康效益加倍提升。

1.持續減去相同數字

例如從100開始依序減3(100、97、94...),可自由調整減數或起始數字,這種方式能有效預防認知功能退化。

2.車牌數字運算

隨機選取路邊車輛的4位數車牌進行數字相加;若想增加難度,可嘗試運用這4個數字組合出結果為0的算式。

3.社交散步樂趣

與伴侶或好友一起散步,能促進「愛情荷爾蒙」催產素分泌,即便是與愛犬散步也能獲得這份愉悅感。

資料來源:《週刊女性PRIME》

延伸閱讀:長壽護腦飲食法大公開 三餐多吃1類超級食物 抗癌/防糖尿病

---

相關文章:

83歲女醫自製1種長壽蔬果汁 護心/防癌/降三高 1類人忌飲用|附製作方法

港人這習慣可延壽/防癌/降三高 更集10大好處 心血管病風險降77%

久坐恐增40%死亡風險 醫生教每日做30秒輕鬆動作 護腦延壽逆轉短命危機

常吃1種水果健康長壽20年 醫生揭含超強抗老物 有助抗發炎/防腦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