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式」運動恐傷心臟!醫生拆解原因 食大餐後教3招更燒脂

更新時間:18:56 2025-05-08 HKT
發佈時間:18:56 2025-05-08 HKT

做運動也有損健康?有醫生警告,在放肆飲食或吃大餐後,如果帶著補償心態進行「報復式」運動,身體有可能在消耗脂肪前,就已令心臟受到傷害。若想保護心臟,到底要如何運動才可有益健康?

常運動但放肆飲食 「報復式」運動損心臟功能

遺傳優生科醫生張家銘在Facebook專頁撰文表示,很多人都會有一邊吃得不健康,一邊愧疚地做運動來「贖罪」。想靠著在跑步機高速跑、挑戰重訓極限,或多上一堂健身教練課程,就可以彌補到周末吃了大餐或連日外食的罪惡感。

但他警告,運動不能當成彌補飲食的解藥,如果還沒調整好飲食習慣,就開始拼命運動,可能會讓心臟首當其衝受到損傷。

 

大餐後可以做甚麼運動?

張家銘醫生指,2025年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研究,中國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心臟科的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模擬現代人「飲食不節制+拼命運動」的生活狀態。實驗鼠連續8星期進行高脂高熱量飲食,再分別進行不同強度的運動訓練:

  • 低強度:以6m/min速度慢走60分鐘
  • 中等強度:以12m/min速度跑60分鐘,相當於最大耗氧量的65至70%
  • 高強度:以18m/min速度跑60分鐘,相當於最大耗氧量的85至90%

令人驚訝的是,結果只有低強度運動,成功在減少脂肪積聚的同時保護心臟結構和功能;中高強度運動雖然都能夠改善體重,卻導致心肌肥厚、收縮無力與心臟纖維化問題加重,連細胞裡的粒線體功能亦有所受損。

張家銘醫生解釋,這背後的生理邏輯是,當進食過多脂肪與糖分,身體會試圖儲存這些能量。如果這時進行中高強度運動,導致脂肪酸大量釋放並流入心肌細胞,在代謝機制尚未穩定下,反而造成「脂毒性」(Lipotoxicity)傷害。換言之,儲存的脂肪非但沒有被消耗掉,反而變成有害物質堆積在心臟裡,加劇心臟負荷。可見運動不是越多越快,效果就越好。

而這種「還債式運動」或「報復式鍛煉」即使連做1個月,不只體重沒有明顯下降,更令人睡眠變差、情緒不穩,甚至出現胸悶、心悸和喘不過氣的情況。上述研究作為提醒,運動的本質是修復,目的是健康,而為不是懲罰或壓榨。

健康運動3大關鍵

張家銘醫生強調,健康的順序是先正確地吃,再來才是正確地運動。順序錯了,就算再努力,也只是事倍功半。對於生活節奏快又難以控制飲食的大多數都市人,應注意以下3大關鍵: 

  • 先調整飲食:少油、少糖及多蔬果,先讓身體代謝穩定下來
  • 從低強度開始:快步走、踩單車、做家務或伸展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 讓身體「動起來」,而不是「操壞它」,當身體準備好了,才有能力接受更高強度、更全面的訓練。

資料來源:基因醫師張家銘

延伸閱讀:吃大餐後增磅?醫生教3招急救減磅 1星期見效!喝1種飲品超有效

---

相關文章:

最佳長壽運動!健身教練教3招增強肌肉身體更靈活 這樣走路改善平衡/心肺功能

港人這習慣竟可防糖尿病?研究揭患病風險減40% 隨時隨地可做!

何時做運動最有效?這時間運動減肚腩快2倍!1時段是降血壓黃金期

運動後血糖不降反升?醫生拆解4大原因 這時間做運動有助穩定血糖